文/自由夜行
《一句顶万句》
读书其实是审视和重塑我们的内心这本书是刘震云创作酝酿了三年的小说,可想而知作者对其倾注的心血是比较多的。本书以吴摩西和牛爱国的人生经历为线索,上篇写了吴摩西从离开家到最后出走延津的人生历程。故事是这样的:父亲平日对杨百顺不是很好,又瞒着杨百顺(吴摩西)在抓阄时,在纸条上做了手脚,使弟弟杨百利最后上学,而杨百顺只能在家做豆腐。杨百顺本来不想一辈子做豆腐,加上这次对家人的彻底失望离开了家。离家后杨百顺杀过猪,染过布,砍过竹子,去县政府种过菜。杨百顺的命运一直很坎坷,和家里闹翻,一个人出来打拼,什么活都干过,但都因为各种原因干不长久,受了委屈自己默默承受。后来和吴香香结婚后他兢兢业业蒸馒头,卖馒头,他不喜欢在大街上吆喝买馒头,因为嘴笨,加上性格使然。却为了生计不得不吆喝。和妻子吴香香两人说不着,和养女说得着,后来吴香香在外面有男人了,被发现后和那个男人私奔,留下一个养女,街坊邻居的闲言碎语压得他抬不起头,亲戚朋友让他出去找吴香香,于是他带着养女离开延津出去假找吴香香,然而却没想到在火车站养女丢了,从此说话的人也没有了,他找了很多地方仍然没有找到养女,于是离开了延津这个伤心地。
下篇写了牛爱国为了寻找能够说得着的人到延津去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牛爱国结婚后和妻子说不着,后来妻子和别的男的好了,并且不回家了,牛爱国想到这就觉得窝囊,离开了沁源,到了沧州开车送货。母亲去世前,他知道了吴摩西是母亲的养父,并且养父的孙子来找过母亲,母亲去世后,他就想去延津找吴摩西,因为两人的人生有很多相似之处,他应该能帮他解决困境最后知道吴摩西已经去世了。
这本书告诉我们人们除了生存,还需要心灵的共鸣,思想情感的交流,人有更高级的追求,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能说得着的人,摆脱心灵的孤独。这本书使我敬佩书中那些面对苦难虽然有失落绝望,依然顽强生活的人,依然在寻找说得着的人。
每个人在生命中都会遇到来自工作,生活,人际之间的各种挫折,苦难,这些都是正常的,乐观面对,积极向上是应有的态度,当你伤心痛苦时想想自己和宇宙相比,不过是一粒尘埃,何其渺小,这些根本不值一提。张爱玲说过,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不完美是命运的常态。只要我们一直相信爱,相信明天,有积极的心态,与人为善,努力,勤劳,一定会迎来美丽的彩虹。
《迟子建散文》
迟子建的散文文笔细腻,注重细节描写,作者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手法。散文语言形象生动,读来仿佛置身其中。我只是读了一部分,有些感想,便写了出来。
一光明于低头的一瞬
这篇散文写的是作者到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小城的教堂里参观,首先看到的是拱顶上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作品,用单一的色彩,简约的线条描绘人物,然后低头时看到了一位老妇人在清理祭台下的烛油,老妇人认真虔诚,小心翼翼的态度让作者身受感动。虽然老妇人穿着普通,但那种对上帝的敬畏之情,让她身上闪耀着光芒。从这里看到老人有一颗圣洁纯朴澄澈的心。心灵的光芒胜过外在的光鲜亮丽。
二红绿灯下
我们现在都已经习惯于红绿灯的存在,过马路总是按照红绿灯的指示或停或走。但是生活中还有些人继续保持着闯红灯的恶习。迟子健的红绿灯下,大家值得一读,至少我读后受到了启发,以后不能再闯红灯。作者介绍了自己小时候不喜欢红绿灯,因为十字街口车太多,而红绿灯转换太快,有时候绿灯了准备走,刚走几步,有个车横走着,阻断了道路,再走时已经红灯了,这时在路中央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十分危险。而和她一起过马路的丈夫一溜已经走到了对面。后来丈夫出差回来的路上出车祸了,就只剩下她一人,没人陪她聊天,逛公园。
作者体会了失去亲人的悲痛后,再在红绿灯前时不再急着走了,也不存着侥幸心理闯红灯了,因为那相当于拿生命冒险。今年已经听说好多十字路口,电动车和别的车相撞,有人重伤甚至当场死亡,这些事故的车主恐怕都是在十字路口不慢行,甚至抢着走,闯红灯。为了赶在绿灯变红灯前过了这个路口,但他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希望我们都做有责任心,有法律意识的文明公民,开车时看到红灯亮了停下来耐心等待,没有什么事情比生命更重要,每个人背后都寄托着一家人的希望,失去一个人,一个家庭就不再完整。希望大家在红绿灯下都慢一点,让生命有所停顿,让人生健康平安,只有有了健康平安,我们才能去看日出日落,云卷云舒,才能追求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交警每天在路边忍受刮风下雨的恶劣条件,指挥交通,查酒驾,都是为了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我们对自己出行负责,也是对他人工作的尊重。
读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篇幅较长,还需要思考,边读边在脑子里加工整理读的是什么,需要耐心,需要搞懂书的表面意思和背后含义。但是读书是我们看世界的路,是滋润我们内心的东西,让内心更丰富。所以多读书,读好书,不求数量,但求每本书都能收获一点,也是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