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学习心得-泰伯篇第三则

《论语》学习心得-泰伯篇第三则

作者: 哈皮波 | 来源:发表于2016-09-22 09:53 被阅读218次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哈皮波白话试译:

曾子得了重病,将门口候着的弟子们叫进来:“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诗经》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从今以后,我可以轻松了,小子们!”

哈皮波赏析: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认为子女的身体发肤都是从父母那里授受的,因而我们经常提及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另外一条,便是子女损伤自己的身体视为不孝。在这样的文化意识笼罩中,子女们要不违背孝道,应当尽量保全自己的身体。所以曾子引用《诗经》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来阐明自己一生中对自己的身体包括手和足和体惜的谨慎。在一场大病之中临死之前,他让弟子们检查自己的身体是否完整,得到弟子们确认之后,心里才放松下来:直到死亡还是保存着完整的手足,自己对父母的孝也终于得到了圆满的结束。

对父母的孝和体惜自己的身体似乎变成了负担,只有在临死的时候才能放下。但也正是这种负担,让人的一生稳重,失去负担,人虽然轻松自在了,但也临近危险了,因为在没有负担的情况下,人就变得不那么谨慎了。

这种传统的孝文化在当今是被视为腐朽的。如果有人再提无后是不孝的时候,他肯定被视为老古董,僵固不化的怪物,扣上封建和落后的帽子重重挨批。

但是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值得参考的价值。子女对于自我的身体的爱护,在任何一个时代和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一种对父母的爱。子女的身体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最焦心的仍然大多是父母,让父母忧心,便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虽然我们一方面强调自己的身体是独立的个体,并不是父母的授受,反对父母的霸权控制。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认识到子女与父母之间存在血脉的联系,这是无法斩断的连接。子女的身体并不完全属于他自己,更属于与他连接的亲人。这便是人类的感情连接。

我们应该尊重这种感情上的连接,对父母的爱,从爱惜自己的健康开始。

相关文章

  • 《论语·泰伯篇》第2章

    《论语·泰伯篇》第2章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论语·泰伯篇》第2章,先恭诵原文——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

  • 《论语》学习心得-泰伯篇第三则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

  • 【论语导读】8.1礼让为国

    8.1礼让为国 《论语》述而第七篇主要讲孔子所言所行所思所想等,《论语》泰伯第八篇则主要讲为政之道,以泰伯、尧舜禹...

  • 阅读分享|一起读经典——《论语》8.1∽8.2day98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 今人半部《论语》修自身 《泰伯篇》——泰伯第八 8.1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

  • 《论语》日日谈 第103期

    《论语》日日谈 第104期 本章为《论语》:泰伯篇第八篇第二章 【原文】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①,勇...

  • 【论语导读】8.2有礼则兴无礼则衰

    8.2有礼则兴无礼则衰 上一章讲泰伯非常懂礼,大孝大德,礼让为国,《论语》泰伯第八篇第二章则讲无礼则衰,原文如下,...

  • 《论语》学习心得-泰伯篇第九则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哈皮波白话试译: 孔子讲:“只能让民众听从命令,不能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样命令。...

  • 《论语》学习心得-泰伯篇第五则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哈皮波白话试译: 曾子讲:“...

  • 《论语》学习心得-泰伯篇第六则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哈皮波白话试译: 曾子讲:“(...

  • 《论语》学习心得-泰伯篇第七则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哈皮波白话试译: 曾子讲:“作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学习心得-泰伯篇第三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zhz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