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定势,指的是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即思维容易摆脱不了已有“框框”的束缚。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还有最省力。但是,在环境已经变化的情况下会造成思维僵化。
很多人的思维定势里面都包含有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应该思维是指一件事情应该怎样怎样,例如每天都应该运动,不运动=懒惰;每次运动都应该比上次有进步,没有进步=没有效果。绝对化思维是一种经不起推敲的批判性思维,例如跑步跑了两天就不想动了,我都不是坚持运动的料,以后都不跑了。
作为一个上班族,一个加班狗,为人父母,有很多很多的因素影响着运动计划的实施。以往有很多次放弃了运动计划,都是因为自身有一个应该思维——每次运动都应该比上次有进步,应该坚持运动。结果每次计划开始时,都会满怀激情,憧憬着要达到的目标,而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渐渐感觉到压力越来越大,一是每次都加量,肌肉恢复不过来,每次带着酸痛的感觉开始绝对不会令人感到愉快,每次差不多到增长瓶颈的时候,放弃的念头就随之而至。二是要加班的时候,睡眠不足的时候,总会打断运动计划,或者运动的疲劳会影响工作的状态,次数一多就干脆将运动的时间用在躺着沙发和床上更舒服。
直到用了某个app的智能运动计划,坚持了一个月后,突然觉得这个月的运动时光都要比以往好过一点。反思总结后发现,用智能计划,一方面是Day23里面说过的意志力的问题,减少了决策的部分,就可以集中更多的意志力让自己开始运动,另一方面很重要的是,智能计划的运动量不是很大,每次运动完之后,对工作的影响很少。让我醒觉到我的应该思维一直影响着我的运动效果,我将这种每天运动量不大,保障第二天精力的行为重新定义为“保持性运动”,而摒弃了“不进步=没有效果”的旧想法,保持性运动是一种可以灵活应对周边环境和自身精力变化的策略。
重新定义是应对思维定势很好用的一个工具。万事万物都能以多种方式加以定义。比如好和坏,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基于这个原理,对很多事物我们可以打破原来定义给予我们的框架,重新定义。这样会使使我们拥有大量的机会,让生活更多地呈现出我们所希望的样子。可以说没有一种定义能限制我们,在你我力所能及的范围,都可以使得自己的生活更加快乐,更加丰富多彩。
所以,当执行运动计划过程中我们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就要及时地问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思维让我产生了这样负面的情绪?我如何纠正?如果是自己定义方面的不对,及时改变原来的思维定势,重新定义一下。用新的定义把负面事物换成正面事物。这也是思维锻炼的一种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