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这句诗把思乡写绝了。在古代交通不便、外出打拼不易的情况下,低头思故乡时的心情怕是颇为复杂的吧。
那么,今天的我们又会如何思故乡呢?如果你读了况正兵的散文集《低头思故乡》,恐怕同样会百感交集。
原本以为这么诗意的书名会对应着优美的亲情、乡情文章,孰料打头儿的“烟火渐亲”里的第一篇《奶奶》首先给了我“当头一棒”——
“养儿防老,这是对的;但养了两个以上的儿,便没人养老。在吾乡,这是常见的悲剧。我奶奶亦未能幸免。”
“我母亲很厉害,我伯母也不省油,我奶奶更不会逆来顺受。”三个女人唱这一台大戏并不是性格使然,都是贫穷惹的祸。
与富裕家庭的婆媳纠纷相比,贫穷导致的婆媳矛盾自然是更难以调和。“贤良淑德,一字不备”的母亲也让作者从小就滋生了逃离家乡的念头。
当然,终于逃离了家乡、在外小有所成的作者也越来越理解了母亲——“人间所有泼辣粗鄙的妇女,曾经都是温柔多情的姑娘。禀赋相同,境遇各异,最终成了不同性格的母亲。”
未获命运眷顾的人,在努力活着的过程中,会渐渐丢失与生俱来的优雅和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得不以自私粗鄙的姿态争取苟活的资本。
大伯,大伯家的四哥,幺叔家的小兰姐,表哥,邻家表叔张晓春,小学同学胡勇,捕蛇者江大发,这些亲朋、同学、乡邻的打拼故事都让人泪目,而他们的故事离现在并不遥远。
而当社会发展越来好,年轻人都在外闯出一片天地,年老人不断驾鹤西去之后,故乡的村子走向衰落已是无法改变的大势。
而这种衰落在历史的长河中连涟漪都算不上,唯有在长河中辗转游荡的鱼才有切肤之痛、难释之怀。
作者书中的故乡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乡,作者“低头思故乡”的感触我们也会终将遇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