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乘修行人遇到烦恼不但不会害怕,反而会非常高兴

大乘修行人遇到烦恼不但不会害怕,反而会非常高兴

作者: 潇清妩玉 | 来源:发表于2024-02-13 08:47 被阅读0次

本文来源:新浪博客

大家都知道,贪嗔痴三毒是依靠不同外境而产生的。比如,悦意的外境可以引生贪心,厌憎的外境可以引生嗔心,中庸的外境可以引生痴心。

当我们依靠外境生起贪嗔痴时,按小乘的观点,应该立即进行对治,想方设法把它断除,如生贪心时马上修不净观等等。

但是,大乘却是将三毒烦恼转为菩提道用,如何转呢?

从而进一步观想:将他们的所有三毒都集中于自己的相续,并祝愿他们能具备远离贪嗔痴的三善。

面对同样的烦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比如生贪心时,世间未学过宗派的人,会觉得无所谓,也许还想继续增加。

小乘修行人极度害怕,想尽一切办法加以对治;真正的大乘行人,不但不会害怕,反而会非常高兴。为什么呢?因为大乘行人可以将这种烦恼转为道用。

《三戒论》中讲:小乘是断除烦恼,而菩萨乘则是转变烦恼,怎么转变呢?依靠大乘的方便摄持,将原来损害众生的烦恼,统统转变为菩提道的资粮。

也就是说,当我们生起贪嗔时,立即修持自他交换,心中默默作念:“贪心、嗔心,既然你们已经生起来了,那就多多地产生吧。

希望所有众生的贪嗔之心,全都能聚集到我的相续中,通过我生贪嗔,来代替所有的众生生贪嗔,愿他们永远摆脱三毒的迫害。”

如此观修,贪嗔的本体就会转变成智慧,这样对大乘菩萨来说,三毒烦恼不仅不会令他堕入恶趣,反而成为了菩提之因,这就是大乘的殊胜所在!

《六祖坛经》说:“烦恼即菩提。”这句话的意思若能通达并做到,就是把烦恼转为道用了。

比如,当你生起贪心或嗔心,就用智慧观察这个烦恼的来龙去脉:它从哪里产生?住在哪里?去了哪里?这样观察下来你会发现,其实烦恼是不存在的。

不仅烦恼,生烦恼的人和烦恼的对境,也都不存在。如果我对这个人生嗔恨心,我的本体存在吗?这个人的本体存在吗?嗔心的本体存在吗?

反复寻找以后,结果了无一法:找不到我,找不到敌人,也找不到嗔心,里外都找不到。所以说了不可得,一切唯有空性,显现也不过是智慧的妙用而已。

当你学着观察,真正了解到这点时,也就是把烦恼转为道用了。因为你已经了解了它的体,体是空的,既然是空的,也就没什么可烦恼了。

当然一定要修,只是道理上懂、口头上会说,是不管用的。试想,怨敌来了,你边跑边喊“没有怨敌、没有怨敌”,有用吗?

烦恼来了,你边生烦恼边喊“没有烦恼、没有烦恼”,有用吗?不还是天天被它折磨?一定要认识烦恼本性,认识了,也就无害了。

大乘理念与世间行为完全不同,若想成为大乘修行人,一定要用这些教言来观察自己。

《入行论》云:“故于害我者,心应怀慈愍,慈悲纵不起,生嗔亦非当。”对于伤害自己的人,纵然生不起慈悲心,亦不应当生嗔恨心。

因为对方是被烦恼所迫,再加上自己与他的因缘,才有了今日的种种损害,若也像世人一样互相争斗、势不两立,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其实若以前世今生的因缘来观察,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原因。

阿底峡尊者说过:“他害己身时,当观宿业致。”别人害自己的时候,理应观想是前世宿业所致,并非平白无故。

或者还可以想:“遭受损害的这种因缘,应该成为我大悲菩提心的增上缘。”夏哦瓦格西也说:“未懂得损害与痛苦为正法之助缘。”而千万不能在这时发下恶愿。

佛传中有个故事说:久远之前有一共命鸟,它长有两个头、一个身体,一个头叫有法,一个头叫非法,有法心地善良,而非法性格恶劣。

有次当非法睡着时,有法捡到一枚甘露果,它本想叫醒非法,但后来想:“反正我们滋养的是一个身体,算了吧。”然后就独自享用了。

非法醒过来后,因有法打嗝时呼出阵阵甘露果的香味,知道甘露果已被有法吃掉,于是愤怒异常,说道:“我以后也会仿效你如此行事。” 

后有一次当有法睡着时,非法看到水中漂来一只水果,它不知有毒便将它吞下,结果立即昏死过去。

神志不清时,非法发愿道:“生生世世但愿我都能将有法杀死,并且永远与它对立。”

而有法则发愿说:“无论我转生何处,愿我生生世世都能以慈悲心对待非法。”当时的有法,即为后来之释迦牟尼佛;非法,即为后来之提婆达多。

所以在释迦牟尼佛弘扬佛法时,提婆达多经常心理不平衡,天天制造违缘,害过佛陀好多次。 

人与人之间的抵触,应该说有一种因缘,但不管怎么样,我们大乘行人有能力时,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应以大悲菩提心来对待,将一切危害和痛苦转为道用。

相关文章

  • 卡耐基成功金言(1)

    1.批评不但不会改变事实,反而会招致愤恨。 ...

  • 对生命说是

    你可以抱怨或者你可以享受 当事情发生时,如果把焦点注重在烦恼和抱怨上,不但不会改改变一切,反而会让事情更糟糕。如果...

  • MOOD情绪

    后来我想,如果我的胸怀足够广阔。那么,再遇到不公平、误解和挑衅等等负面情绪。也许不但不会被影响,反而会在自己这里终...

  • 正宗大乘

    正宗的大乘修法 这一章,告诉按照大乘法在家修行的人,应该如是安下心来。 心不安时,总认为一切众生各有各的烦恼痛苦,...

  • 我们激动过后,留下的“痛苦指数”是多少?

    我觉得,激情过后…… 留下的不但没有愉悦, 反而会发生太多的烦恼。 我,不太喜欢这种感觉… 特殊的引力,牵动着的是...

  • 《心灯》(三)读书笔记 17 ②

    佛法分大乘和小乘,大乘是自利利他,小乘是自利不管他。通常佛教把阿罗汉称为小乘行者,把菩萨称为大乘行者。修大乘的人、...

  • 修行

    修行,即修心,也即修烦恼。 我们看一个修行人,不要去看他是否吃素,是否守戒,是否抄经……而要看他是否有烦恼,是否遇...

  • 舍利弗的故事

    舍利弗本来是修小乘佛法的,小乘追求的是自己解脱。大乘不但要自己解脱还要渡人。 后来经菩萨劝说 舍利弗立下宏愿要行菩...

  • 《人性的弱点》:这53句生活哲学,给你想要的人生视角

    【1】批评不但不会改变事实,反而会招致愤恨。 【2】只有你不议论别人,别人才不会议论你。 【3】待人处世的技巧:看...

  • 瑜伽老师讲心经2018.10.17

    小乘:声闻 大乘:般若,唯识 大乘告诉你真相是什么 所有的烦恼都与我有关,出了我这个关(梦)就无烦恼了 解除我的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乘修行人遇到烦恼不但不会害怕,反而会非常高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zlw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