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记——关于农村素质教育的见闻与反思
寒假回学校后,老师让大家选取一些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事件记录下来,我选了两件最触动我的事,当然这些现象并不是今年寒假才出现,而正是它们很多年来一成不变的“流传和延续”才最令我震撼。
01
素质教育对于农村学子,是“福音”还是“噩耗”?
我来自农村,是最典型的所谓的寒门学子,或者说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我的家乡位于山东省青州市西南山区的一个小镇,整体来说不属于那种特别贫困落后的地方,但我感受到的却远远没有它表面上那么“繁荣”。
最触动我的是几乎每年都有很多初中生辍学,几乎我每次回家都会听家里人说谁家的小孩不上学了,而每次我也会以同样惊奇和诧异的语气问:“那他干什么去了,不上学?”而得到的回答也几乎是千篇一律,如果是男孩,要不就是去村里的工厂打工,要不就是进城务工;如果是女孩,那大多数就是进城里去做销售,帮忙买东西之类的。
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干得也只能是些最底层的体力活,因为一个连初中都没毕业的农村学生,能指望找到一份什么样体面工作呢?而就在今年寒假回家,又听爸爸说起一个邻居家的小弟弟,初中没毕业就辍学在家,跟着我的一个远房哥哥去城里学了理发。
02
有一年我数了一次,仅在我们那个村子,有一届同龄人,大概七八个人吧,都是初中年纪,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都辍学回家,选择去城里找个地方打工。这个对我的震撼还是很大的,我起初还不敢相信,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不上学了呢?
仿佛在他们看来,辍学打工要比上学好得多,他们宁愿去打工也不愿意继续上学,对他们而言,上学,坐在教室里读书是一种不可言说的煎熬,而辍学打工倒反而是一种解脱。
这样的现象深深地牵动着我的心,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有些担忧和遗憾,担忧的是农村素质教育的现状和未来,遗憾的是他们在十几岁最美好的年纪做了这样的选择。我不禁急切地想要去找寻答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局面?而首先浮现在我脑海中的答案便是“素质教育”这一名词。
03
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正好是素质教育在农村兴起之时,对我们这样的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最明显实质上也是唯一的表现便是课余时间增多了,也就是留给我们玩的时间多了。刚开始,我们欢呼雀跃,所有人沉浸在一片“世界解放”的喜悦氛围中。
但那是的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其实,素质教育对农村的孩子来说,与其说是“福音”,倒不如说是“噩耗”。
诚然,如果要分析为何初中生这么多人辍学这一现象的话,一定是很多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从主观上来看,他们自身在学习上的努力程度一定是少之又少的,或者是对学习的兴趣不大,归根结底就是自己对学习的付出不够。
第二,从客观上来看,就是环境的作用和影响,而这一点我主要把它归结为学校和老师,这也是轰轰烈烈实行着的素质教育的代理人,众所周知,农村的教育资源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要比城里的学校差的很多很多,无论是教师还是教学设备。
试想,如今毕业的大学生有多少人不是千方百计地往大城市里挤,而是选择去农村教学呢?又不是去待几个月就解放了的支教活动,在这个社会上哪有那么多无私奉献的教育家愿意投身乡村呢?这也是现实。
第三点,就是所谓的素质教育,而我们只需要看一个对比就可以知道素质教育对农村的学生到底意味着什么。
不得不说,素质教育的初衷一定是好的,它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学习课本知识上,但政策的制定者却恰恰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大多数的农村地区根本就没有发展到有足够的资本支撑起素质教育的大旗。
04
当城里的孩子可以在放学后去参加兴趣班,学跳舞,学钢琴,学画画的时候;农村的孩子呢?他们到哪里去学这些东西?迎接他们的就只有跟素质教育毫不相干的田野游戏,甚至是网络游戏的侵蚀。试想,在这样天壤之别的生长环境下,几年之后,他们究竟该拿什么来跟城里的孩子竞争呢?他们没有资本。
之所以会说的这么斩钉截铁,是因为在这一点上,我自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在农村接受的素质教育,除了掌握了学死知识的一些技能,其他的基本上可以说是一无所获,就连学习也是比城里的孩子差很多;以至于到了高中,考到了城里去的时候,还是只能拼命地学才能追上别人。
而后来到了大学,最令我羡慕的是仿佛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才艺,有的人唱歌好,可以在晚会上赢得所有人的掌声;有的人书法好,获得各种书法比赛的奖项;有人会拉小提琴;有人会跳各种舞蹈。而自己却除了会学习,这一在大学里最不受欢迎的技能外,几乎是一无所有,最后剩下的也只能是羡慕和自卑。
由此看来,素质教育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人,所有地方,至少在一些至今还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就显得没有那么管用和神通。毕竟,教育影响的不是我们村那几个辍学的初中生,而是那一代,甚至是他们的下一代,因为教育归根结底影响的是人的思维和观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