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班主任工作 之 老师和家长的联动性

班主任工作 之 老师和家长的联动性

作者: 悦动怡静 | 来源:发表于2024-08-16 07:53 被阅读0次

    作为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不仅仅限于管理班级和学生,若是把对象局限于班级之内,眼里只有学生而无其它,真的就能管理好了吗?班级和学生不可能独立于学校,社会和家庭之外,而我们更要看到他们的关联性和延展性,把与之相关的因素都结合起来形成勾连。就像要读懂一篇文章,我们要跳出文章之外,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历史背景,作者个人主张观点,要站在社会、作者和个人,不同的维度去读,才会有更深刻和全面的理解。

    管理班级就是“管”人,这个“人”就有多层面的人:学生、家长、老师,学生的背后是家庭,脱离家庭的学生是不完整的和片面的,我们要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如父母婚姻、经济收入、教育程度、人际交往等等,这些都是影响孩子成长和性格形成的关键因素,不是有这样一句话:每个熊孩子的背后必定有一个熊家长。班主任首先要学会与家长打交道,掌握学生家庭的第一手资料,与家长勤沟通,常联系,而不是老师电话家长即投诉、告状,搞的现在家长看到老师电话便战战兢兢,接听前几秒先深呼吸,做好心理建设,这样的联系则变味了,一则,增加学生的厌恶和抵触情绪,反而觉得老师无能,只会拿家长作挡箭牌,久而久之,家长的威慑力减弱,老师的威信力也荡然无存,老师应该对事不对人,关乎谁的问题就解决谁的问题。二则,无形中让家长倍感压力和抑郁,无论自己的孩子多么调皮,学习多么差劲,在父母眼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宝,他们更有包容性,允许孩子在错误中成长,当他们听到老师对孩子的批评声和痛斥声不绝于耳时,父母作何感想,他们在心里敢怒不敢言,不敢开罪老师,可是已然对老师产生了不好的印象。三则,伤了自己的颜面,坏了自己的情绪。以这样的方式处理学生问题是吃力不讨好,伤了学生和家长,自己也丧失了他们的信任,同时,当我们带着情绪处理问题时会失去该有的理智和判断力,对学生和家长都有失公允 ,还被贴上“情绪化”的标签,伤人伤己,得不偿失。

    家长可以成为朋友,但不是一味地赞扬学生,说好不说坏,只褒不贬,而是公平公正的陈述事实,不带个人偏见和情绪色彩去评判孩子,要让家长根据孩子实际情况作判断,然后共同商议对策,寻找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去扭转和改变,这是一个长期的攻坚战,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所能改变,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小火煮慢火炖。所以需要老师和家长建立长期联动,可以电话、微信、QQ、家访、家长会等多种方式交叉进行,融洽的家校联动才能更好的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出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他认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学校教育虽然重要,但它不能单独承担起塑造人的全部责任,家庭教育同样不可或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班主任工作 之 老师和家长的联动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zqe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