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请5位科技工作者围绕科技创新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王昭东教授作为应邀出席的五位科技工作者之一,就科技创新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王昭东教授目前担任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轧制及热处理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他在见面会上表示,经过20多年的努力,他们实验室研发了先进热轧钢材新一代TMCP控制轧制控制冷却技术和特种钢板辊式淬火技术两项技术。先进热轧钢材新一代TMCP控制轧制控制冷却技术已经构建起我国家独特的资源节约型钢材生产体系,这个技术它可以使钢材的强度提高100兆帕,吨钢的成本降低100到200块钱,这个技术可以应用到80%以上的热轧钢材;特种钢板辊式淬火技术可以为钢厂生产像海洋工程、水电核电等特种钢板提供关键的热处理技术上的支持和装备上的保障。这两个技术目前在国内主要的大型钢铁企业的50多条生产线得到了应用,年生产规模达到了4000万吨。近期,这两个技术也得到了国外先进钢铁企业的重视,主动和他们合作,希望来引进他们这个技术。这两项技术分别在2017年和201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从今后来看,王教授团队要更加加强产学研融合,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服务于国民经济的主战场。
对于经济日报记者怎么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生产力的提问,王昭东教授回答到,他所在东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特色就是注重基础研究,加强成果转化。他的导师王国栋院士带领他们,凝练出这样的创新理念,这个理念就叫做R&DES,就是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这样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做这个事情,在成果转化过程当中,它是一种多学科交叉,他们就提出来叫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来实现工艺、装备和产品的一体化,来推动成果的转化。
王昭东教授举了个例子,他们和河北钢铁成立了河钢-东大产业技术研究院,他们共同在一起针对河北钢铁它各条产线的关键技术瓶颈,借用医学叫做靶向式的这种改造,这种靶向式的改造,它的原创是来源于河钢集团董事长于勇,这样的改造他们能够抓住企业的痛点,抓住以后他们就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使企业的产线用很小的投入来进行升级,升级以后产品质量得到提高,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竞争力有大幅度的提升,企业当然对他们就认可,成果转化就会很快的推进。这样的模式他们在鞍钢、首钢、南钢和国内好多企业都采用了,这种采用最后,他们得到最大的是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有很高的回报,企业回报以后,现在都市场经济,企业就会给他们更多的经费支持,王教授举例说一个数,2012年的时候他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一年的科研费大概是1亿,现在的科研费能够达到3个亿,其中80%是企业给的。目前首钢、河钢、南钢等很多钢企,轧钢生产线上设备的标志都写着东北大学研制。王教授最后指出,成果转化必须抓住企业的痛点,把企业作为实施的主体,投资的主体,真正给企业提高竞争力,做出东西来,这个成果就转化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