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们生活了18年的猫咪“初十”前几天去世了。这只猫是几个月大的时候被我捡回来的流浪猫。十余年间,它先后生过两次重病,都被医生宣判了死刑,可是娃她爸不顾医生的断语,把它带回家悉心照料,它最后竟然都死里逃生。大概也是因为这两次救命的经历,初十对娃她爸有着特别的感情。
初十性格孤僻,跟家里另外的猫狗伙伴几乎没有任何来往。绝大多数时间,它都独自待在隐蔽的角落,不发出任何声音,我们也很少看到它的身影。然而,只要娃她爸回了家,它就必定会在楼梯口一声声地呼唤,直到娃她爸下楼去。娃她爸喜欢听音乐,每当他打开音乐坐下来,初十就爬上沙发,伏在他的胸口上,发出呼噜噜的声音。一人一猫相互陪伴,在音乐的包围中度过了许多许多个美好的夜晚。
所以对于初十的离去,娃她爸非常悲痛。事实上,他一直是特别沉稳理性的一个人,我还没有见他这么伤心过。初十是我捡回来的,虽然绝大部分时间它并不怎么亲近我,但当它偶尔接受我的抚摸时,也会发出轻轻的呼噜声。所以,即使知道它在喵群中已经算高寿,但当我看到它小小的身体一动不动地躺在木盒里的时候,眼泪还是止不住地往下流。相比之下,娃是跟初十链接最少的家庭成员。在她刚开始学步的时候,每次看见初十,她都会本能地去追赶,经常把胆小的初十吓得四处乱窜,所以在娃很小的时候我们就立了规矩,不允许她接近初十。再加上初十“深居简出”的作风,娃逐渐习惯了无视它的存在。对于初十的离去,娃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情感波动。那天晚上,她做着自己的事情,等待我们忙完以后带她洗漱上床。
![](https://img.haomeiwen.com/i5566928/ff45c0082f517820.jpg)
【反思】
本来我以为可以利用这件事对孩子进行一次生命教育,但是孩子的反应却让我想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相互之间的互动和链接是如何影响情感和关系的。显而易见,娃她爸同初十之间有最多的互动和最深的链接,他们对彼此的感情也最为深厚,而娃同初十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互动和链接,自然关系也就淡薄。
联系到养育这件事上,如果孩子同父母之间良性的互动和链接很多,自然会在这个朝朝暮暮、点点滴滴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深厚的感情,反之,则可能情感淡漠、关系疏远。所以对于那些疏于陪伴孩子的父母们来说,如果没有在孩子身上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和心思,却指望获得一份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甚至坐等子女的回报,是不现实的。我们都很熟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话,那么在关系建设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