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正月十五元宵节一过,春节也算正式的结束了。然而大家别以为回到工作岗位后就可以摆脱父母“逼婚”的命运,因为那是绝对不可能滴。相反“脱单”、“逼婚”的事情将从正月十五后正式拉开帷幕,并且有愈演愈烈的兆头。你想吧,作为单身人群,你若不在新的一年里把“脱单”列入到一年的计划之中,别说你父母不同意了,就连你身边的好友都跟着着急上火呢!因此,大家还是得要多多理解一下日渐年迈父母的心理,不过理解归理解,大家还是得想好自己今年是否真的想要“脱单”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父母各种“逼婚”的方式方法吧。毕竟父母的想法只是美好的意愿而已,结婚这事终归还得你自己做主才算数。切勿本末倒置,因为婚姻这事真的无人能够替你善后,父母也不例外,所以听从自己内心最真挚的那个声音才是正确的选择。不过说句掏心窝子的大实话,对于选择晚婚的人群也自有他们的理由,而其中最大的一个理由我想应该是源于父母婚姻中的相处模式,用现代流行说法来说就是源于我们原生家庭的影响。 对于八零后和九五前出生的人来说,父母大多都是五零、六零后,而那时结婚的人群大多都是到了结婚年龄,遇到年纪相仿,外加互为好感的异性就稀里糊涂的把婚给结了,什么爱不爱的似乎都谈不上。我就曾经好奇地问过我老妈与老爸相识、相爱的经过。当时的我本以为会从老妈那里听到所谓罗曼蒂克的爱情故事。可无奈的是老妈却对我说:“我们那一代人哪像你们如今有那么多想法和选择的机会,什么爱不爱的根本就谈不上,当时就想着自己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你老爸一直默默地守候在我的身旁,我觉得这男的还算靠得住,就确定了恋爱关系,又见了双方父母之后就顺理成章地组建了家庭。”这样的方式也是当时很多年轻人结合的一个缩影,在他们那个年代结合的人往往就把彼此看作是过终身的人,疼爱是疼爱,可是却以爱的名义去捆绑和限制对方的言行举止。外加受当时离婚就是一件很丢人的事影响,因此当婚后许多夫妻发现彼此有各种不合适时,他们一般只会选择在隐忍中过日子。这就形成了一个看似完整美满的家庭,实则争吵与纷争不断,要不就是不争不吵,直接进入同床异梦的模式。我就曾问过母亲及身边的一些夫妻,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以“凑合”二字来形容他们的婚姻生活。我也曾很直白地问过他们既然两人在一起都感到不快乐,那为何还要继续的生活下去,结果得出来的答案一则是已经习惯了彼此的生活;二则看到很多“半路”夫妻生活的都不愉快,并且还你防着我,我防着你,这样倒不如原配夫妻那样贴心,因此就没有分开过的勇气了;三则就是怕丢人,给儿女造成不良的影响,这大概还是时代留给他们的印记吧,总觉得离婚是件极其丢人的事。PS:听到他们这样的思维模式,说真的我当时感到心好累,又心疼他们,又觉得很是无奈。不过他们这样的相处模式益处在于让我们有了一个看似完整的家,学会包容与体谅对方,不至于活得太过于自我。但是凡事有好的一面就会有不好的一面,他们让我们看到相互嫌弃,各种挑刺两个人却又得硬生生的将就生活在一起的模样,在我们看来那是不健康的,甚至是有些扭曲的婚姻生活。我们不想让他们分开也全都出于私心,只因他们是我们的父母,可这并不代表我们认同他们夫妻间的相处模式。 记得在看电视剧《小丈夫》,当我看到陆小山父母因性格不合,外加感情早已破裂,两人各种掐,各种吵时,我就在想如果是我父母闹成他们那样的话,我会第一个站出来让他们离婚,绝不会像陆小山那样想尽办法的去撮合早已离心的老头老太太,已经不快活了大半辈子,还要把余下的时间给搭进去,人生究竟还有几十年的光景可以消磨?不过好在这部电视剧的结局还是比较人性化的,最终老头老太太在经历了一系列撕扯之后都找到了各自的幸福,两人也像朋友那样友好的相处,这大概也是许多儿女所希望看到的结果吧。当然电视剧中的老两口是比较极端的例子,而现实中的许多老夫妻仍旧处于相爱相杀的模式中,即嫌弃对方的所作所为,又离不开彼此。他们共存的模式好比根长在一起的两根树杈,却怎么也挨不到一块去。因此,对于长期看着他们共存模式生活的我们来说,总是期待今生能够遇到对的那人,即便婚后有摩擦,那只要是有“爱”作为前提,一切事物都是可以通过良好的沟通方式去解决,而不是像父母那样通过争吵,甚至是强逼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更不想像他们那样到了结婚年龄就稀里糊涂地把证给领了,之后遇事在不断争吵中才发现结婚之人和自己的“三观”并不一致,甚至不是自己真正爱的那个人。再者如今离婚也不是一件什么丢人的事,更不需要到单位里开什么离婚证明,还得听类似于工会人员做调节工作,之后回家想两天的事。现在只要证件齐全,双方没有什么纠葛,到民政局换个本本就OK了。因此,稀里糊涂结婚的后果将会更严重。据有关数据显示北京和天津两个省的离婚率高达60%以上,一年的时间北京的离婚率就从2017年的39%飙升到2018年的67.3%!这意味着10对夫妇中有将近7人选择了离婚。因此,婚姻不是荷尔蒙冲动下的归宿,更不是某一阶段必须完成的事情。若非要在特定时期当作任务而草草了事的话,那其后果将会更加的不堪。说句也许会让妈妈们伤心的大实话:“你们在婚姻中所承受的隐忍、束缚,以及两个人的寂寞,我们真的不想再重蹈覆辙了,”所以我们宁可在岁月中等待,也不愿意随意将自己的幸福交付给他人。 对于婚姻就如同复旦教授陈果老师所说的那样,“并不是所有的婚姻都是建立在深情厚爱之上,婚姻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动机,原因,和目的。两个人结为一体,并不是人结为一体,而是人的一些附加值结为一体。例如:权力,财富,事业,生活,家族,心灵。”“两个人的结合有各种各样的可能,除了心灵上结为一体,前面几种都不能称之为lover:爱人,爱一个人是要从心出发的。除了最后一种心灵的结合,我觉得前面的五种,都不能称之为爱人,而是拍档。”其实对于大龄未婚青年来说往往并非是单身主义者,我们也想有个家,有一个坚实的臂膀作为依靠,可是在看清楚婚姻本质之后,我们更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我们更加期待好的婚姻,因为只有好的婚姻才能够使人成长,而不是彼此在岁月中消磨,就如我的女神林徽因与丈夫梁思成一样,在生活中互相陪伴,在事业上相互扶持,共同进步。即便后来林徽因爱上金岳霖也能够毫无隐瞒地向丈夫坦诚自己的心事,只因他们是爱人、知己,更是亲人,而这样的懂得只有心灵相通的人才能够明白与理解。有人说梁思成豁达,但在我看来他的豁达是源自林徽因对他完全信任与依赖的基础之上的。因为彼此懂得,所以才能够爱得更加深刻与通透。 当人类进程已然发展到了今天这样前所未有的盛况后,人们不再需要为吃不上饭而担惊受怕了,一系列的养老方式也在逐渐的建设与完善,婚姻不再需要承担“养儿防老”的重担。因此,爱情与婚姻也无需仅仅停留在繁衍后代上,而是应该进入一个更深入探索与追求的模式之中。它应该给人带来的是快乐与幸福,不断地成长与提升,而不是一种捆绑式的束缚状态。 m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