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上,老师为我们推荐了一部著名的评剧艺术家新凤霞老师的作品《我与吴祖光》。并为我们解析了几个作品中的片段。课后不禁想去亲自读读这本书。
新凤霞老师这一部作品非常接地气。她在这部作品里再现了自己与著名编剧及导演吴祖光的相遇、相恋、结合及特殊时期的患难生活点滴,更述说了她师从老公及当时一些文化名人学习文化知识,并积极进行创作的故事。
用半天的时间读完了这部作品,有一些想法想要与大家分享。
首先,新凤霞老师对待爱情的态度非常的值得肯定。
对待爱情,她果断勇敢,认准了对象就一心一意,绝不拖泥带水,与他人暧昧不清。
因为自己从六岁开始学唱戏,并不识字儿,所以,笃定了想法就是寻找伴侣时一定要找一个“在我生活中是老师,帮助我,提高我,文化程度、思想水平、品德都高,有成绩的男子汉。”作为爱人。笃定了这个想法之后她还很快锁定了当时比较著名的导演和编剧吴祖光先生。从此别人给他介绍相亲对象时,她绝不会为了应付或者放弃原则随随便便与人见面。
直到遇见吴祖光,一个儒雅、温和的才子。面对心上人,新凤霞放下作为女孩子的身段,直截了当、大胆泼辣的表白,弄得吴祖光作为一个大男人竟然被问红了脸。之后不久,两个有情人不顾许多人的反对走到了一起。
文化大革命期间,吴祖光遭受迫害,新凤霞老师因拒绝揭发吴祖光,不肯与他划清界限而遭受牵连,她仍选择与丈夫不离不弃。
新凤霞老师与吴祖光先生坚贞不渝的爱情粉碎了当初不看好他们两人的一些人的所谓预言。新凤霞老师对待爱情的坚持、果断、忠贞的态度非常值得当代的年轻人学习。若爱就认真爱,若不爱就不要纠缠,不要暧昧。
生活中新凤霞老师率真、单纯,是一个有主见、敢作敢当,有着高洁人格的人。
新凤霞老师喜欢梅花,更以梅花洁身自好、不屈严寒的品格要求自己。平日的生活中,她一直保持着坦率、善良、单纯的做派,文化大革命期间更是表现出如梅花般高洁的品格,不但不肯将自己的爱人落井下石,更不肯昧着良心写任何人的揭发检举材料。这在当时那个扭曲的社会中是难能可贵的。
从新凤霞老师的作品中,我们还可以读出她对生活的热爱。即便在极度痛苦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她也从未放弃过对艺术的追求,对自己文化水平的提高及对生活的希望。
她对生活片段的描写细致而有趣,读来如临现场:
“我心里有事脚下快,没有那么多闲时间跟大娘多说,赶快回家,我是一门心思的要等祖光来的。回到家心里甭提多么高兴了,一个电话他就能来,太好了。房东迟奶奶家种的芍药花开得正茂盛,我进屋拿出大剪子剪下来一大把,把几个花瓶全插满了,花瓶插不下,又用大茶杯装。然后又把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然后点了一枝玉兰香……我焦急地等待着,转悠来转悠去,心神不定,是呀,一个电话就来,人家也太不讲架子了,最后我索性站在门前眼巴巴地望着,终于看见一个骑自行车的人远远地来了,走到近处一看,正是祖光。”
细致的描写,平实的叙述,把一个姑娘马上就要见到心上人时兴奋、紧张、又迫不及待的复杂心情传神的表现出来。
如果不是对生活有着非常高涨的热情。如果不是如此的热爱生活,一个人又能怎能写出如此细致而有趣的东西呢?真正热爱生活的人才能创作出有生命力的作品。而作为一个作家最基本的条件就是热爱生活,对生活点点滴滴充满兴趣,拥有一颗好奇而善于观察的心。每一个有志于文学创作的作者们都应该学习新凤霞老师的这种态度。
新凤霞老师的作品,文字朴实无华,没有一点花腔。虽然没有一些文学大家的那么文采斐然,可是她的作品读起来,就像听一个亲切的老人坐在对面唠家常。自然亲切,事无巨细。
新凤霞老师对待文化知识的态度令人感动。她深刻认识到不识字的不便与痛苦,迫切的想要学习文化知识,并且在她的生活中从未中断过自己的学习之路。
她动情的说:“学了文化,我就更感到文化对我的重要。“开卷有益”,我通过看书增长了知识,对我演戏时创造人物,体验情感,深刻理解主题,提高自己的舞台气质都是非常重要的。看书学文化也丰富了我的生活,书是我的老师,书是我的朋友,我懂得了“一字值千金,不耻下问”的重要道理。通过不断的学习,使我一步步端正了学文化的态度,文化对我的确重要,文化是灵魂,文化使我不寂寞,我要追求它一生。”
甚至在文化大革命的运动中,新凤霞老师都不肯放过学习的机会,利用写检讨材料的机会进行学习、写作。开会写、批斗写、劳动写,利用一切机会写。她五十多岁开始文学创作,竟然写出了50多部作品。
这样的学习精神无论放在现在还是未来,都是与时俱进的先进思想,值得我们去认真的反思与学习。
老师在对新凤霞老师的作品进行解析后说了这样一句话:“即使没有太多的文学基础的人,只要肯努力,一样会成为优秀的作家”。新凤霞老师就是一个极好的榜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