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三月一周末,漫山粉白染山坡。文王山上瞰城中,红绿相间无从说。
春光牵引着双脚,一步一步来到城市最北高处。窗外红绿陪伴,路上车少人稀,高深无人攀处就是病毒止步的地方。
倾倒废石土的路,已变为通向一面山坡的捷径。脚下磕磕绊绊,一路枯蒿枝下嫩芽正旺,深沟浅壑紧连着原坡,最不易到达的两面山坡上已是盛开的簇簇山桃。
发现绝好的位置却在无意间,很不引人注意的岔口原来就是通向美景的通道。
自西南向东北延伸出的三个山坡,几乎有计划,有进度,有目标似的放开胸怀,崭露出意想不到的春景图。阳光丝毫不隐晦,赤裸裸地把一簇簇山桃花暴露在陌生者的眼底。
城里人正惊讶杏花绽放出的灿烂,或许还在迷茫杏花为什么开得那么快、那么多、有点儿像梅花、像桃花的时候,完全迷瞪着桃花的主场竟然在山里,在许多人看不到的地方。
曾经奇怪一个人写的小说连载《山桃》,津津有味地写一集又一集。不见其物,不知其性。生活在山区的作家,对山桃的感觉是许多人不能理解与同步的。我们在春天欣赏山桃花,一回一会儿,拍个照,叹个声,直觉告诉自己,就是开在山坡上的野花而已。殊不知,知其一不知其他。只有看的次数多了,有观察,有体会,或许才会有感觉。看似简简单单的野生植物,却承载着一种寄托,一种期望,一种心灵爆发的载体,可见它的不简单。
远看山桃花,一簇簇呈放出的颜色以白为主。走进细瞧,山桃花红蕾粉萼、温润细腻,花瓣柔嫩如绸缎,细腻如丝滑,又像触摸婴儿小脸,肉嘟嘟软溜溜,舒服享受。不难理解它能够深入人心的理由了。
自然之美寄予山桃,若不触及赏之,辜负了天意。环顾四周,山峦返青缀绿。被整理好的秋地裸露出新土,麦苗已从主角退场。山桃烂漫的地方,即将是秋粮孕育的宝地。
一趟山里放风,轻松了心情,劳累了身体,满足了感官,养足了精神。一副春山桃花开的美景,印刻到大脑中,慢慢品味,细细体会,再去阅读《山桃》,重新感受心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