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04《目标》2 第八遍100% day 19
在我第一次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以为只是一本干货书、实用性书籍。但是当我开始阅读的时候,却发现原来这是一本真正的小说。
看到这本书的名字,相信很多人都像我一样认为它是教我们如何去设定一个目标,如何让我们的目标指引我们走向更远的未来。
这对,也不对!
目标这本书其实是教给读者一种思考方式。这本书用了一个事业部总经理为了扭转自己管理的三个工厂被拍卖的被动局面而努力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论是对待工作或是对待生活,都是可以运用一种逻辑的思维方法进行思考,纵然是对着有尖锐冲突的局面,也可以找到一个出人意料的解决方案。
这本书教给给我们三个思考模式,分别是冲突图,分支图和未来图。
首先,我们来讲一下冲突图。
冲突图一般在处于有尖锐矛盾冲突的两难局面时进行使用。
比如说当你的孩子想要晚上出去玩耍到晚上12点才回来,跟你征求意见的时候,而你为了她的安全考虑,希望她在晚上十点前就回到家。这时你们两个之间就会为了这个时间问题而产生矛盾。
当然,很多父母会在这个时候运用当父母的权威:你就是必须在十点前回来!这样的方式,也许孩子不得不遵守你的规则,但是对于孩子个人而言他失去了自己做选择的权利,同时在心里也对你产生了抵触心理,这样就并不是我们所希望得到的双赢局面。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者是怎样用冲突图找到一种双赢的解决方案呢?
首先我们要分别把双方的两种尖锐冲突行动写下来。在刚才这样的一个情形下,双方的冲突行为就分别是在11点前回家和在12点回家。
然后我们需要去思考,孩子和自己双方各自行为背后的真正需求是什么?
180104《目标》2 第八遍100% day 18
读书营里的第一本书,最初选择这本书,主要源于自己思维总是容易被困在框框里。
如果一个人只能看到天地有多高,那他大概也就只能够做得那么高。而唯有我们不断的去打破自己的框框,我们才能够走出自己思维的局限,才能真正的打破思维里的墙。
为什么这本书里面所以讲的书,一切都源于常识,但却很少人会运用到这样一种常识去解决问题?正是因为我们都被困在这样一个框框里吧。
而学习这本书,只需要,用它来解决我们遇到的各种学习生活工作上的问题,就能够锻炼出我们的逻辑思维。
180102《目标》2 第八遍50% day 17
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我们看到能够解决一个问题的真正关键,其实还在于你如何首先为对方解决他的问题!
我们常常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而实际上问题总是源于双方之间期待值之间的差距。
能够解决问题的第一要素是把自己真正的置于对方的位置上,通过思考对方真正想要的需求是什么,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共同的目标,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双方迈向同一个目的。
180101《目标》2 第七遍100% day 16
在帮助蚱蜢找到防止冬天,没有东西可吃的这个问题的方法时,我们就可以为他设定不同的假设条件。
假设一,如果蚱蜢有别人送食物给他的话,那即使夏天他不工作,冬天也不会饿肚子。
假设二,如果蚱蜢趁着秋天的时候,搬到另外一个冬天也有食物的地方去度过整个冬天,那么蚱蜢也可以在夏天不需要囤积食物。
不同的假设可以改变我们的行为或者我们的环境,从而给我们找到一条有可能“两全其美”的办法。
171231《目标》2 第七遍50% day 15
一直蚱蜢跟一只兔子说起了自己的故事,夏日炎炎的时候他看到蚂蚁都在努力工作,那妹得的天你们都在那么卖力的工作,不会休息一下吗?真是好有毛病啊!
蚂蚁们就回答说,现在如果不囤积食物等到冬天就难过啦!
蚱蜢笑他们:现在就担心冬天你们也想的太多了吧!
然而到了冬天真的来临的时候,蚱蜢突然发现,自己真的找不到一点点食物了!结果呀,蚱蜢就只好挨饿过了一个冬天!
这个故事看起来很简单,有些人说这很简单,蚱蜢就夏天也囤积食物呗,冬天就没事了!
可是蚱蜢还真的就不喜欢干活,这怎么破?
因为蚱蜢夏天都在玩耍,所以冬天一到就没有东西可吃了。这个逻辑对吗?
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可是,蜂后夏天不干活,怎么冬天也有东西吃呢?对啊!因为有工蜂为她囤积食物。好吧,蚱蜢可没有工蚱蜢为他囤积食物。
还有熊,他们也不囤积食物,怎么也不会挨饿呢?哦!那是因为熊的食物在冬天也还会出来!而蚱蜢的食物,冬天通常都不出来的!
因此,上面的逻辑听起来似乎不错,可仔细想想,是不够严谨。
那么为什么这个行为能够导致这样的结果呢?
通过分析行为以及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我们找到了导致结果发生的必要条件:如果蚱蜢夏天都在玩耍,而且冬天又找不到食物,这样,冬天一到蚱蜢就没有东西可吃了!
环境加行为导致了结果!
环境,我们可以改变吗?也许可以,但是相对来说可能比较难!
行为,我们可以改变吗?相对于改变环境来说可能比较容易。
所以,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去找到需要改变的行为。
171230《目标》2 第六遍100% day 15
在我面对复杂的问题时,我们通常会感觉到迷茫,不知所措,不知该如何去选择。
然而,当我们如果能运用思考工具来帮助我们进行逻辑分析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有的选择就在我面前,只是我们一直看不到而已。
171229《目标》2 第六遍50% day 14
我们个人平时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会让我们感觉到很困惑,很难做出选择?
你是否有青春期的女儿,想要外出玩耍准备晚归的时候,你是否会很担心?是否觉得你和她之间的矛盾很难协调?是直接就使用你作为家长的权威,让她必须服从?还是有想过和她去好好的协商,理解你的顾虑并共同做出选择?
171228《目标》2 第五遍100% day 13
在大部分人的思维里,一个复杂的问题往往是由于多种原因而造成的。
比如在汽车行业市场中,销量的变化是由于不同的问题而引起的,这些问题可能包括文化差异,产品的差异化,价格水平,当地的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等等一系列原因。
当我们需要去提升销量的时候。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解决面临的每一个问题。
但在TOC这样一个思考工具中,认为无论多复杂的问题其实都是由两到三个核心问题造成的。想要真正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必须把核心问题找出来。
面对一个复杂的难题,可以。首先把所有关于这个难题的困难点,即不良效应一一列举出来。
其次,对这些不良反应一一进行审视,找出其中有因果关联的几对不良效应,最后进行逻辑推理。
171227《目标》2 第四遍100% day 12
冲突图,有些书也把它翻译成疑云图,只有拨开疑云才能见到太阳。
冲突图只有在两个行为是完全对立的情况下才适用。
我们往往会碰到一些矛盾的情形,比如说我们很想去做一件事情,但是又偏偏有其他的原因让我们不能去做,这个时候呢,我们就可以用冲突图来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又或者是当我们想要做一个决定的时候,比如说是否要创业。
还有当我们和身边的人产生冲突的时候,比如你的十五岁的女儿要出去玩,而你不允许,这时候你也可以通过冲突图来帮助你们找到共赢的思路。
171226《目标》2 第三遍100% day 11
在本书的后半部分,一个大的矛盾和冲突迫使罗哥对几个工厂同时进行迅速的改革,也正是由于这一次极大的改革,让我们得以对整个思考问题解决方法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而这正是目标带给我们的。
①当我们面对复杂的问题时,可以运用现状图进行思考,找出核心问题。
②面对核心问题需要思考解决方案的时候,可以运用冲突图找到能够让双方达成共同目标的方案。
③当找到了我们的未来时,又运用未来图为我们描绘出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距,找到障碍,并一一消除,让我们通向目标。
171225《目标》2 第三遍50% day 10
今天再次快速的把这本书通读了一遍,贯穿整本书的内容主要是冲突图和分支图。
详细的用案例解释如何通过分支图和冲突图来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矛盾,但实际上是带给读者一种思维方式,如果化繁为简,解决表面看起来很复杂的问题。
在利用冲突图思考问题的时候,还要认识到利他这一精神,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发挥非常巨大的作用。
有效的逻辑思维认为问题之间并非相互独立,而是彼此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因果关系。
通过理清问题的逻辑关系,任何情况的背后只有一到两个核心问题。
171224《目标》2 第二遍100% day 9
找出事情之间有逻辑的关系,是思考的基础,也是本书的最重要的原理。
只有找到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强关联,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而因果关系,则是逻辑思维中非常重要的关系。
基于常识都是显而易见的这样一个原理,检验一个逻辑思维是否准确,作者告诉了我们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用“假如”,“且”,“那么”这样的一个关联句型,把一个逻辑关系念出来,就可以对逻辑思维进行准确的判断。
而这一个方法,不仅仅可以运用在工作中,还可以用在我们人生中遇到的所有的问题上。
寻求人生的完美的答案,就是在寻找逻辑思维的“底层理论”。
171223《目标》2 第二遍50% day 8
因果关系,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要真正找出对的因果关系,却不是那么容易。
然而,逻辑思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就是找到因果关系。因为只有找到了因果关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
一件事情的原因有时候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正因为它太显而易见了,所以人们常常对他视而不见。
因此,处理现实中的问题,也可以运用科学家的态度和方法,从不同的现象中找到背后的原理,并进行验证。
171222《目标》2 第一遍100% day 7
001
一些显而易见的常识,也往往能让我们陷入一些两难局面。比如一个公司的库存在财务报表上被视为资产,一旦增加库存,表示公司的资产增加。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知道,降低库存可以降低风险。
如果在一个公司即将被出售的时候,管理者是保持原有的库存让买家在财务报表上看到比较高的资产,还是继续降低库存,推动管理改革呢?
002
谈判的时候,罗哥的公司账面价值只有3000万美元,但是皮区他们却准备把公司卖到1.3亿美元以上的价格。
在于皮区从购买者的角度去分析整个市场,出售了“战略地位”。
003
如果能够解决客户的问题,就能够为公司带来好处。
利他,才是成长和改变的机会。
171221《目标》2 第一遍80% day 6
001冲突一
包装部门处于亏本状态,如果不快速扭亏为盈,集团会考虑很快就把包装部门关掉。
包装部门的机器是四五年的机器了,市场上大部分的机器都是新机器,效率高且印刷效果好。
①印刷批量越大,价格越低。
②买方希望减少存货,则希望小量订购。
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就是如何找到最佳订货点,让买主以相对低的价格买小量的印刷品,而对包装车间又是一笔大订单?
002
公司的目标是赚钱,但是我们常常专注在生产、成本、策略上,却忘了这些都只是方法而已,并不是目标。
003老板和员工的冲突
①为了保护股东利益,要卖掉不赚钱的公司。
②为了保护员工,不能卖掉公司。
171220《目标》2 第一遍75% day 5
001冲突一
罗哥准备出远门,儿子大卫想要在他出门的这段时间可以使用罗哥的车子,然而,军哥并没有答应。
两个人关于这个事情的意见分歧,最终运用分支图来找到了解决方案。
【22天读书营】《目标》通过列出罗哥心里真正担心的问题点,以及如果罗哥不能很好的和大卫达成共识的后果,两人进行了谈判。
思考逻辑的方法是把每一个问题点以及导致的结果都“念”出来。
假如“当我不在家的时候,你可以随意使用我的车子”,而且“我将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在家里”,那么“有很长一段时间你都可以随意使用我的车子”。
通过这样的“念法”,可以判断逻辑是否合理和具有逻辑性。
171219《目标》2 第一遍50% day 4
001冲突1
罗哥的女儿莎朗想去参加同学聚会,并且她希望能在舞会结束的时候才回家,但她首先要得到罗哥的同意。而罗哥同意她去参加聚会,但是要求她在10点前回家。
步骤1:谈判陷入僵局的时候,马上停止对话。
步骤2:调整心态。
步骤3:写下面对的困境:分歧--方式--目标
冲突图罗哥根据自己和女儿的不同需求,思考他们希望得到的不同的方式,并确认他们有共同的目标,再进行谈判,找出能够”合作“的方式。
171218 《目标》1第一遍100% day 3
001
罗哥带领的生产部门主导了一次交易,而正是这次交易,给罗哥的工厂的工厂带来了更多的生意。
事实上,在多数情况下,很多时候,我们会认为某些事情不应该由“我们(生产)”来主导,而是“负责人(销售)”来主导,从而错失了很多机会。
因为每个人所在的角度不一样,专业性带来主动性,也有可能让我们得到从来没有过的机会。
002
出任事业部总经理后的第一次会议:
①每个人天马行空的想,上任后可能会发现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②找到各项问题背后的规律,然后进行分类排序。(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要知道,究竟是什么东西构成了内在的秩序?)
003
找出系统的制约因素;
决定如何挖尽制约因素的潜能;
其他一切配合上述决定;
给制约因素松绑;
在打破原有的制约因素后,就回到步骤一;
004
物理学界研究一个问题的时候,通常是选择一些随机的例子,用推理的方法去验证结果。
用苏格拉底式的提问来寻找答案:“如果....那么”
171217《目标》1第一遍75% day 2
001瓶颈
瓶颈只是我们所面对的现实,找出自己的瓶颈。
有时候我们会对自己真实面对的问题视而不见,从而导致问题的产生。
002压力提前
如果我们可以设想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然后把这个问其提前到现在来面对,就知道自己必须一步的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能任由问题在那里一直等待着被解决。
003时间利用
钟纳说:每个人都忙碌不堪的工厂是非常没有效率的工厂。
那么作为我们个人的时间利用呢?是不是也是同样的?每天都忙碌不堪,其实是因为我们的产出非常没有效率?
004常识里面的错误
所有的工厂都运用经济批量公式来决定批量,但是钟纳告诉罗哥,这个公式里隐藏了很多的错误假设。
为什么常识里面会有错误?为什么没有人发现?
常识只是因为某件事符合了我们的直觉。
171216 《目标》1第一遍50% day 1
001
故事发生在一个制造业工厂里,罗哥担任这个工厂的总经理已经半年了,但是工厂的经营状况不理想,但是他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了。
这天皮区来到告诉罗哥他必须在三个月内让工厂扭亏为盈,否则这个工厂就会被关闭。皮区的发怒,让全工厂的人都为了一个订单赶工。
为什么要做最紧急的事?这件事为什么会变成最紧急的事?
002
罗哥碰到了老师钟纳,钟纳问了他一个常识问题:机器人真的提高了生产力吗?
很多我们以为是理所当然的常识,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为什么钟纳认为机器人反而让工厂的业绩下降了?
生产力是什么?企业根据什么来说具有生产力?个人呢?
钟纳认为,生产力是把一个公司带向目标的行动,而对于个人而言,我们的个人目标是什么,什么样的行动才能把我们带向我们的个人目标,这才是个人的生产力。反过来说,每个不能让我们更接近目标的行动都没生产力。
但是,我们的目标是什么?真正的目标只有一个!
003
工厂的目标是赚钱,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工厂要求每个工人每时每刻都在工作,但是有的工厂依然不赚钱。
我们一直在努力学习,成长,工作,为什么一直都达不到我们的目标?
004
为了达到赚钱的目的,钟纳提出了三个指标进行衡量,分别是有效产出,存货和营运费用。
有效产出是指整个系统透过销售而获得金钱的速度。
那么,对于个人的目标而言,假如我们学会一个知识,但是却用不出去,这是有效产出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