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很多的无奈和尴尬。人们与外界的沟通都有各自的频道,播出的都是无奈和尴尬。
今天:找工作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不同地区相继出现了“用工荒”与“就业难”。
我已是过来人了,不再关心这些问题了。但今天遇到的一个找工作的小事,让想了很多,方才想起“用工荒”与“就也难”这两个时代热词。
今早,我好姐妹找我聊天,说他儿子还没找到工作。她儿子28岁,是叉车工,有证。春节后,别人都上班很长时间了,还有很多没找到工作的人。也还有很多企业上不满人。这可能就是“用工荒”与“就业难”的矛盾吧!
我跟大姐说,技术工是好找工作的。我帮人帮到底,就开始跟我知道用叉车工的单位打电话询问。十分钟就联系到,格力企业还有空岗。我直接把联系电话给了大姐,要她儿子下午去面试。呵呵,找工作没多难呀!
下午四点,大姐打来电话说,儿子不干,原因有二。一是工作是插转焊接工件,环境不好。二是上夜班受不了。放下电话我感到没帮上人家的一种失落。我的妈呀,环境不好,不是有人在干吗?上夜班,我怀着儿子六七个月时还上夜班呢!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上夜班怎么就受不了呢?失落后涨了一头的雾水。
现在相当的一部分人,没有高学历,找工作的标准很简单。工作轻松愉快,时间短,环境好,收入还要高,最好是在家门口。呵呵,这样的工作六十岁的人也能干。这也许是找不到工作的主要原因吧!这些人就业还真难。
再说企业也不负责任的就是泛泛的招工。没有用心的去研究纳入工人的标准,怎样再去培训工人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引导他们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最最主要的是没有一个与现代工业飞速发展相适应的薪酬机制。似乎招工的标准很简单,工资最低,工作最好。走马灯似的,你上台唱罢,我登场。只能是求职者与企业偶然的机缘巧合了,才成功一例。这样的招工,很大程度的是,真正有能力的留不住,没有能力的干不了。不但浪费了企业很大的人力财力,还直接制约了生产计划。使企业周而复始疲于这种恶性循环之中,得不偿失。
所以说企业不存在“用工荒”的问题,个人也不存在“求职难”的问题,问题的问题都是相对的 。
要解决这个矛盾,就需要企业结合自己企业特点,做出适合目前形式的调整。也更需要各人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求职心态,再根据自己的能力与特长,争取最大程度的劳动报酬。
社会全体一起努力,肯定会解决“用工荒”与“就也难”的矛盾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