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之行 第0篇
南极回来后,不知是因为时差、还是短期跨越了大半个地球磁场磁力大调整,还是因为旅途疲倦身体需要恢复等原因,总是睡不醒,睡不够。尽管用了运动、催眠、芳香、按摩、心理暗示等各种方法之后,中午那一觉依然可以从三四点睡到晚上七八点,进入黑白颠倒。
昨天对自己更加狠一些,不吃饭、提前睡,心想“饿总能把你饿醒吧?!”,结果还是没用,从2点睡到了晚上9点,中间朋友送了一次零食后关门继续睡,9点多要不是他又再次打了n个电话把我吵醒,估计是能够睡到第二天早上的。
醒来后,想为什么会这样?明明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的,明明好几次达到将醒的状态,却让自己再继续睡下去,梦再接茬做下去。为什么?
闭上眼睛,回想梦境出现的场景。原来 在梦里我可以吃到妈妈包的饺子;在梦里我又能见到我的可爱宝;在梦里我可以见到我爱的人;在梦里我可以不用吹灰之力就能到达想要去的地方;甚至在梦里,我可以和欧巴“彭于晏”吃烛光晚餐。
所以我不愿意醒来。
特别是在这样的时期,即使在同城,想吃到妈妈做的饭也如此之难。脑子里全是妈妈韭菜鸡蛋饺子、臊子面、醋溜大白菜、焖饼子……的味道。梦中的潜意识告诉我,很想念妈妈的味道,想念妈妈做出可口饭菜的胖手摸摸我的脸。哎,稀缺所以渴望,普通才会不重视!以前的错虽有改,还不够好。妈妈的余生要再好一些的陪伴。
为什么不愿醒来?
梦与现实的差距太大了!以至于我不确定是不是有能力去完成、去实现,不知是不是能够用这一生去到达我要的那个极点。现实中的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梦中好像才更加真实,仿佛我拥有了超能力,能够带我去想要的地方。
所以我不愿醒来。
现实中的一地鸡毛,杂乱无章,理不出的思绪,不知能不能做到、做好,完美主义的恐惧。但书上说,没有行动的完美主义是脆弱的!只有行动起来才能接近完美。
跟一位我非常看好的好友说,“来吧,我们一起做事情吧,一起创造自我价值、实现梦想吧!”。我屡次的说,她屡次的拒绝。
经过我这几天的“醒不来”体验了——“为什么你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为什么自己有那么多价值却看不到?”
这次“冠状病毒” 算可以载入史册的一次大危机。但,事情是中性的,取决于你怎么看。危机,既有危险也伴随着机遇。道理懂了那么多,我们只需要去做。即使有怀疑,那就去验证。
历史一直在重复。
为什么有的人成功了却无声无息了?为什么有的人失败了却不敢东山再起?为什么有的人在一波又一波的失败中依然取得了最终的成功?比如说,我最近才了解固特异轮胎创始人——查尔斯*固特异他的故事。为什么这些人又是少数人呢?最根本的是,他们知道自己要什么?而我们,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吗?

当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那是在去年迪拜商业效能的课上,我看到了她的朦胧样子,只是她离我还很远很远,还不够清晰。我需要自己搭建一个台阶又一个台阶,去接近她,去靠近她,直到拥抱她。
历史一直在重演。
现实是资源分配不均,资源稀缺。我们既做不到第欧根尼那样管住自己的欲望,享受真正“零成本”的消费——晒太阳。(如今连出门晒太阳也变成了一种奢饰品),还要骂爹骂娘整天抱怨说这不公平!
对于资源稀缺现实的正视与接受,其困难程度超乎想象,从第欧根尼到凯恩斯,经过了2500年,才得出“如何运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那么我们要等多少年才意识到自身的潜力无限呢?又该将我们自身的潜力发挥到最大呢?毕竟我们的生命也是有限的。(注意哦,我这里是“潜力”而不是“能力”)

南极探险家讲到,第一位登陆南极大陆的,不是资源最好的英国海军斯科特探险队,而是把随身携带的、自有的、所有资源统统使用上的——挪威探险家罗阿德*阿蒙森,他是登陆南极大陆的第一人。尽管在他出发前,已经知道了,英国探险队与他的目标一致,同为南极点,并早在2个月前出发,对他来说,是一个不是挑战的挑战,但他决心夺取首登南极点的桂冠。

我听着探险家说,把头望向窗外茫茫大海,现在的我们有很多仪器设备帮助我们到达南极,可在很久很久的以前,不管是第一位还是第二位那些探险家们,他们是如何笃定,在一望无际的大海那头有个一片被冰雪覆盖的大陆?又是如何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到达?又是如何确定自己的方向没有偏离?

历史总是会告诉我们答案。
航海探险家最有名的是初中历史课上老师讲过的哥伦布,他在1492年10月12日发现美洲大陆。这是考点、提分点必须死记硬背下来。可在发现美洲大陆的16年前,也就是公元1476年,他曾向葡王建议向西航行,以探索通往东方印度和中国的海上航路,未被采纳!再经过9年,在1485年他移民西班牙;又过了7年,1492年8月3日,他奉西班牙统治者伊萨伯拉与斐迪南之命启航。我在课本上不知道的故事——发现美洲大陆的“前三天”。当水手看不到希望全员说要放弃返航时,哥伦布对他的船员们说“再坚持三天!”真的不知道他们到底是坚持了多少个3天,因为在10月12日或者10月第二个周一他们登陆上美洲大陆。

这个故事是我在叶老师的课堂上听到,距离我第一次听到哥伦布和他再坚持三天的故事,时隔二十多年,还好不晚。每当遇到困难时,我常常想起叶老师、同学们的故事激励着自己。

这次南极行之行,全部是易效能时间管理同学组成的114人团(未成年14人,最小的7岁,年长的七十多岁),百人大团可想有多么不容易,在14个月筹备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与挑战。就连我个人也是一波好几折,特别是在准备出发前两周,得到我妈妈的反对,甚至拿“断绝关系”威胁阻止我。我一层一层帮助妈妈剥开她生气的、她质疑的、她恐惧的到底是什么。直到最后她同意,我才安心出发。
通过妈妈这件事,也引起了我对育儿的反思。小的时候,父母都希望子女成龙成凤,历经十几年不辞辛苦的培养我们,可到了子女真的要展翅飞翔时,却百般阻绕用各种手段困住双腿。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到底父母希望孩子能够活成他想要的样子?还是她自己想要的样子?但父母之爱没有对错!我们要清楚的是,父母自己能否对自己负责?是否能够培养孩子自己对自己负责?当孩子没有目标时,能够有智慧地帮助她引导她;当她有了目标时,支持她鼓励她大胆去追求。我告诉自己,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家都是她能重新启航的港湾。

我看到南极探险队,每一位队员都是快乐的。他们每一位都有着自己的职业,有教师、医生、律师、艺术家、动物学家等等,也同样做着自己爱的事情。他们没有疲于奔命,他们时刻都在享受着生活、热爱着生活 。既是探险队员,又是一人乐队的Randy 。白天驾艇带我们探险,晚上弹琴弹吉他演奏为我们演唱,还会用中文演唱《甜蜜蜜》、《小城故事》。不止是我们开心,他也很快乐。

旅行结束后,我们才知道这次南极之行何其幸运。因为“冠状病毒”,1月27日后所有的出境团队和机票酒店业务全部暂停,我们四个分队统一已于1月23日出发;航行在称为“死亡走廊”的德雷克海峡,虽然出现晕船现象,但没有出现视频上的种种情况,探险队长指着气象图告诉我们,我们很幸运,一边红色的是大西洋和另一边红色的是太平洋,两边都是狂风巨浪,而在它们俩中间蓝色平稳区域,那正是我们航行的路线,浪级三至四级,我们能够提前进入南极圈,可以多去一个登陆点;返程浪比去程的高与大,还是提前半天安全到达港口;每年中国长城站只有允许20个船只探访,我们所乘坐的这艘船有幸被抽中,但因为疫情的原因,长城站拒绝一切探访,船方考虑到我们的感受,派出快艇向长城站出发,尽可能近地靠近、让我们能够看清我国的长城站,114人、11艘小艇在长城站的港口前排成一排,站在一起高唱国歌,齐声呐喊“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唱着喊着我们的眼眶都挂满了泪;2月5日,我们顺利回到乌斯怀亚,在中国餐厅遇见一脸气恼的同胞,他们说,我们千里迢迢都到了这里,因为疫情就是不让我们登船,不让我们去南极;2月9日,我们各自即将到家时,看到新闻里说2月8日德雷克海峡发生5.5级地震,群里问,又出发的探险队怎么样?回答,一切都好。我们都松了口气,何其幸运。我们说,回去后要继续多做善事!


在天气变化多测的南极,我们见到了难得的日出和日落,特别是去长城站前,阴云密布,当我们坐上快艇出发时,晴空万里。蓝蓝的天、蓝蓝的海、蓝蓝的冰川、还有可爱的企鹅自由地在觅食、嬉戏。

很多人问我去过南极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感受很多,这些千丝万缕的感受将陪伴我一生。我们登陆南极后,大声放喊“我到了南极,人生再无难事啦!”
回想这是17天的旅程,这将是我终身难忘的一个旅行。
让梦想照进现实!让行动擦亮梦想!
Just Do it!


附上一些南极美景,以及可爱的动物与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