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更文800字点赞简友广场散文
总结︱关于年度总结,大家辩证思考,共同反思

总结︱关于年度总结,大家辩证思考,共同反思

作者: 星海月浅浅 | 来源:发表于2023-12-16 17:57 被阅读0次

文/星海月浅原创

日常生活中,我们想问题,首先是从自身角度出发,思考这件事的利弊。这是人类的天性,没有对错。可从辩证的角度来说,肯定是不全面的。

12月向来是一个月最忙的时候,总结和规划,一般是这个月要完成的事情。

不写就出局1000天800字打卡群成立至今,是第319天,至今不到一年时间。我是5月5日加入的,那时候正巧是100天前夕,在这个群里,也算是老成员了。

我一路走来,经历了打卡群的一系列变革,也见证了从容小主文学院的建立,千天班和骐骥班的出现和成长。这个过程中,我也一直是成长的。

人要成长,肯定是一路摸索前行,伴随着无数的反思和改进。我相信任何一个企业或组织,都是这样走过来的,1000天800字打卡群和文学院也是如此。

昨天,管理员在群里发了一份表格,关于年度总结数据的统计,月底对优秀文友进行表彰。我打开看了一眼,看着很简单,其实很耗费时间。

一年的数据,并不容易做。尤其是没有记录习惯的人,平常写作,通过手机软件直接写作发文的,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他可能需要翻阅这一年的所有文章,记录数字,核算,才能得出数据。

有文友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是个大工程,平常坚持日更已经是一个老难题,实在无力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好几个文友已经明确表示放弃这项任务。

我们这个群里,很多老大哥,老大姐,什么身份的人都有,很大一部分人还是80年以前出生的。

当然,这里并不是看轻大家,所谓行行出状元,每个行业的着重点都不一样。很多大老板,其实对电脑表格的统计分析也是不太熟悉的。

这些人因为生活、工作性质关系,其实并不习惯使用电脑。他们不像现在的年轻人,对电脑的使用十分熟悉,也不习惯用表格记录数据。文友的这种情况,我是可以理解的。

针对文友的反馈,管理员写了一篇文章,解释年度打卡数据统计的意义。

总结,是对过去所获得知识和经验的归纳与梳理,它可以帮助我们对相关问题进行反思回顾,并将零散的信息整合出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

通过总结,我们能够更好地知道自己一年来写文的整体情况,消化吸收,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思维工具。每月月度总结,每年年终总结,这是一个优秀的习惯。有的甚至还会精细到周,甚至到天,每日总结反思复盘。常复盘常总结,才能常进步!

不管是单位、团体,抑或是个人,总是要盘点一年的收获,计划来年的工作,有总结、有比较、有分析,才能知道有哪些不足,有哪些需要改进?

以上这些,我也觉得赞同。似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我想说的是:遇事不要先想着抵触,而是先要辩证地去看问题,分析问题,最后确定是否正确,是否合适自己。

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对有些人很容易的事情,对某些人却很难。一年的数据要统计出来,知道去年年底数据的人和不知道的,所要付出的努力千差万别。

小主老师常说的,我们在这里写作,首先就是不要内耗自己,别影响生活和身体健康。因此,选择怎么做,我们各自评估,尽力而为。

当然,有能力的、有时间的,复盘工作还是要做的。能加入打卡群和文学院的人,我觉得都是有进取心,对自己有要求的人。我们这群人,都希望在写作的路上,成为更好的自己。那么,一年的总结和规划,是有必要做的。

而那些数据,今年没有,明年有没有?你会不会去统计呢?用数据来说话,有时候也是一种能力的证明。

以上是从文友和个人的情况分析。下面,再来说说从一个组织的角度来看问题。

1000天800字打卡群和文学院是小主老师组织建立的,名下还有管理员和热心志愿者文友协助工作。既然是组织,肯定有规章制度,也有各种各样的活动。

文友每天打卡,填写表格,月底有排名统计。这样下来,每个月有一个表格。除此之外,还有读书营活动、主题写作活动、创意写作活动、文友结队活动等。

既然是活动,就要让它有存在的意义,好与不好,适不适合文友,数据是最直接的反馈信息。因此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数据很重要。

文学院建立之初,就有“大事记”的文档,将重要信息记录下来。这种做法,也值得1000天800字打卡群学习。保存文友每个月的打卡记录和分析记录,就相当于资料归档。

一个组织,成熟的一个标志,是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体系。我曾参与过企业的上市历程,企业上市前,各个部门都要规范整理内部资料,形成规范的体系,规范的管理。

1000天800字打卡群和文学院能走到哪一步,我不知道。既然大家都对文学院有激情、有信心,那么作为组织者和管理者,我们的目光就可以放长远一些,想得更多一些,制度完善一些。

这一次群里出现的矛盾,其实就是内部管理问题,前期工作做得不足而产生的。

文友每天辛辛苦苦填写了数据,对组织满怀的信任,结果回过头来,数据没有存档,组织又让各位文友自己重新补足数据。这种耗时费神的事情,是个人都有情绪的。

在这里,我只是说事,并不是要针对某些人,某些事。

这类事情,其实在工作中、生活中,很常见。大家共同完成一件事情,过后彼此都没有保存相关资料,等到有一天需要,大家都去“翻箱倒柜”,结果都找不回来。

这是谁的问题?彼此的问题呀。

一个组织里面,不仅有组织者和管理者,还包括组织里每一个参与者。

个人的事情,我们自己要对自己负责。自己做过的事,自己统计过的数据,需要保留痕迹、保留证据的,自己要做好相关方面的工作。

《从容小主写长篇小说》里提到,小主老师记录数据的方式,采用一个笔记本,每天记录写作的日期、字数、章节数、章节目录等,月底还会统计数据,进行总结。这种方式,适合不喜欢用电脑的人。

我习惯用电脑写作,因此,我习惯用文档和电子表格记录自己的数据。我是2022年7月开始写作的,因此,我2022年的所有发表的文章(21万字),按照时间顺序,都形成一个完整的文档。2023年上半年的数据(27万字)与2022年归档方式一样。下半年开始,因为选定了深耕的领域,就变更为按照类型归档,每个月记录总字数,目前统计到的数据是45万字。三个数据加起来93万字,对比我在简书官方的统计数据86万字。有一点出入,主要是部分作品没有在简书发表。

举例这两种方式,主要是给文友一种参考方式。但是适不适合自己,需要个人去实践和尝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而作为文学群的管理者,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确实也需要改进。

文学院建立之初,管理团队由一些热心和乐于分享的文友组成。小主老师曾说过,集思广益,任何人都可以提意见,助力文学院成长。

这确实是一个好方法。本来文学院就是小主老师“一时之念”火速建立起来的。每一个管理者和辅助者,可能是某个领域的佼佼者,对于文学院的建立和管理,却都比较陌生。我们仍处于一个艰苦摸索的过程。

有问题、有矛盾,那就讨论解决。我们组织里的每一个人,尤其是管理团队,都应该有一种开放和学习的心态。

不过大家需要明白一个道理,任何一个组织,任何一条规章制度,它是约束和管理的作用,肯定会造成一定的不适感。

“适者生存”,在社会上,在任何一个组织里,都是成立的。我们想要立足,要不就是超越它,要不就是适应它,在适应的基础上寻求自己的发展。

接下来,我想谈谈我的想法。

今天,文友谷晓慧发表了一篇文章,叫《自不量力的〈妄想〉》,那么,我也自不量力地妄想一番,如果我作为管理者,在现有的基础上,会做哪些补充:

1、团队建立,明确职责。

目前,文学院有骐骥班和千天班两个群,还有一个志愿者群,包括管理员、活动策划组、宣传组、编辑组、班主任、志愿者团队、点评组等。

(1)编辑班级花名册。包括:名称(简书账号)、加入日期、性别、年龄、籍贯等。

(2)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建立工作档案和排班表。

2、智囊团发挥作用,集思广益。

智囊团成员要留心文学群的发展状况,月底进行总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管理策略以及活动游戏规则。

关于新活动策划和开展,旧活动的结束,建议形成相关的文字记录。由活动负责人建立相关的资料档案,包括策划方案、进展情况定期汇报、活动结项等内容。

这方面其实无须花太多心思,如小主老师一样,想到了随手写一篇日更文,作为记录,并且把相关的资料归档。

3、目前文学群活动开展:

(1)千天班日常打卡:形成每日打卡表

(2)骐骥班日常打卡:形成打卡表

(3)千天班主题写作活动:形成主题打卡表

(4)读书营活动:形成读书打卡表

(5)创意写作活动:形成创意写作打卡表

(6)结对子活动:表单与日常打卡表结合,需要值班志愿者记录当天未完成情况。

考虑表格太多,不给大家造成不便的麻烦,建议(1)、(2)项作为每个班级的必填表单。(3)-(5)项,编制统一表格下放,参加活动的文友,自己进行记录。

另一个方法则是,一个表单里面包括三个栏目,第一栏是日常打卡表,第二栏是读书营打卡表,第三栏是创意写作打卡表。

三个栏的表格顺序是一样的,文友填写日常打卡表的时候,如果文章属于读书营或者创意写作方面的,就下拉到所属的栏目,填写同样的数字即可。

我认为这是比较方便省事的一种方法。为了区分三个栏目,避免填错数据,第二、三栏用不同的颜色标注。

事实上,如果团队希望月底和年底出成果,提交表单统计数据,填写各个活动的数据是势在必行的事情。如果等到活动结束或者年底再要求文友去填写,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因此,关于后期的一些创作活动,建议一开始就考虑周全一些,避免后期出现“返工”的情况。

文学群活动常规互动:

千天班主要是打卡提醒,主题出题提醒。由志愿者团队轮班,每天提醒成员出题、打卡。

关于打卡,建议志愿者在打卡结束前半小时提醒一次,在截止时间到了直接通报。这样也无需志愿者时时关注群里的情况,另外也可以减少群里的“信息轰炸”情况。

事实上大家都是成年人,应该为自己的事情负责。老生常谈的事情,没必要多提,大家都明白。

4、专题活动投稿文集、点评文集。

目前文学群有三个专题活动:主题写作、读书营写作、创意写作,还有小主老师临时布置的作业,都可以分别建立文集,统一收集专题文章。

同时邀请点评组成员点评文章,点评内容可发到对应的文章评论下方,同时也写成文章,作为日更文,投稿到点评文集。

为了方便文友投稿,建议管理员将相关的活动简介和投稿文集链接编辑到一篇文章里面,文章置顶处理。

5、形成规范的资料管理,定期归档。

文学院设立资料管理专员,管理专员记录文学群的阶段性发展历程和资料收集。每个月月末总结、或者专题活动结束,各项目活动负责人将资料发给专员,收集整理,按照内容、活动、时间等进行分类归档。

以上,是我的陋见,不足之处,请忽略。

最后,我还想说说,文学院要发展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也不等同于那些课程培训机构。一来小主老师并不收费,她想解散,一句话就完事。二来所有人聚在一起,是主动自愿的,想走也是一句话的事。

小主老师原意是开辟一片文字的乐土,让大家积极创作,做更好的自己。而文学院的建立,本意也是吸纳更多写作爱好者,激发大家的创作热情。如果因为太多条条框框制约,打击大家的创作热情,似乎有点舍本求末。

因此,关于策略和规则的变动,应该遵循两个原则:一是选择更适合文学群的发展策略方案;二是保证文友自由创作,少干扰,安静写文,安静打卡,安静做人。

事实上,关于打卡群的这一份年度数据统计表,我自己也进行了反思。我只记录了每个月的总数据,像主题活动、读书营活动、创意写作活动的数据,并没有特意去统计。我甚至都没有划分具体类别,直接归类到其他类别去。如果是小主老师,可能就写在本子上了,翻开笔记本就一目了然。在这方面,我还需要改进。

凡事多思多想,从自身角度出发,遇事不急,辩证分析,适合自己的,就去改,这就是我的态度。

相关文章

  • 总结找不足,反思是复盘

    四词故事:总结、反思、行动、思考 总结找不足,反思是复盘,行动是检验,思考是调整。 总结反思,行动思考,我们经常会...

  • 2017年度总结

    【年度检视】2017总结与2018梦想目标 谢细惠 没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今天12月26日我冷静思考总结2017...

  • 人生阶段总结:错误

    回顾人生最大的错误 岁末年初,大家都在做年度总结规划。年度总结前,我先来总结一下以往的30年。来谈一下关于成长和犯...

  • 如何做到有效反思

    反思不是总结,我们多爱总结,反思缺做得太少。总结是对事情,而反思是对自己。 我当时是如何思考的吗?是考虑了哪些因素...

  • 2018.10.17【随堂练习】年反思:年度总结计划

    2018.10.17【随堂练习】年反思:年度总结计划 各位听众,大家好。见世界才有世界观。今天参观了宾利工厂,震撼...

  • 年度总结与反思

    回顾是一种成长,反思是一种痛,痛后会蜕变 小弟的年度总结 1、2017年的杭州依旧充满活力,房价飙升,大拆大建,一...

  • 2015个人总结

    前些日子忙于学业,终于忙完了,2015也过去了。以前没有书面化年度总结的习惯,不过还是写了写进行下反思水平的思考。...

  • 思考,反思,总结

    学习了注意力是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最重要的资源之后,现在每天都会刻意关注自己注意力的花销,一旦发现有掉入那三个大坑的...

  • 领导们到底想看到员工交上怎样的总结、计划书?

    【案例】 马上就到年底了,在写年度总结计划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关于年度总结、年度计划怎么写?我想问如果您是人资专员或...

  • 《好好学习》中关于“反思”的清单

    《好好学习》中关于“反思”的清单 001 什么是反思 反思≠总结。 总结是对已有结果进行梳理,理清发生了什么事,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总结︱关于年度总结,大家辩证思考,共同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adn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