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为政2.5

论语为政2.5

作者: 诗雨丶 | 来源:发表于2022-01-13 10:35 被阅读0次

    一日一诵

    《论语•为政第二》第5章

    原文: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

    孟懿子问孔子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 有一次,樊迟为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懿子向我问孝道,我答复他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不解而问孔子说:“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健在,按规定的礼节服侍他们;父母去世以后,按规定的礼节安葬他们,按照礼制祭祀他们。”

    一日一诵 记语为政第二 第5章

    原文: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今天要学习的篇章是《为政篇》的第五章。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为政》的四章,儒家对于为政的思考是扣紧一个字就是“德”字,德行的德。所以,《为政》的第一章,就标举了这样的一个原则,叫做“为政以德”。“为政以德”简单地说就“以德治民,以德化民”。怎么样能够达到“以德治民,以德化民”的功效呢?首先还是要从以德修正自己的行为,端正自己的行为开始。有人问孔子说什么是政呢?孔子就说“政者,正也”,政治的那个政就是端正的正。“子率以正,孰敢不正。”也就是说儒家的为政的原则是先以德端正自己,因为端正自己,所以就会有一种由内而外自然的一种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非常非常自然产生的。所以《论语》里面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也就是说君子对于小人的影响,就要像风吹过草,草一定会往风吹的方向倒下一样,是一种非常非常自然由内而外的一种影响力。

    学习以德端正自己,要怎么学呢?当然要跟圣人学,圣人留下的身教以及圣人留下的经典应该是我们学习的重点。所以第二章就以《诗经》作例子,谈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也就是说在为政的过程中,为政的起点上我们以德来端正自己。我们所追求的是一种洁净如月的高尚心灵。儒家的经典里面谈到“诗教”,又提到所谓的“温柔敦厚,诗教也。”也就是说透过经典的学习,除了造就我们高尚的心灵、洁净的心灵之外,在我们对待别人的时候,会处处为别人设想,会有一种温柔跟敦厚的处事原则。所以到了第三章,孔子又用了两个对序,“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个是儒家的德治。“道之以政,齐之以刑”,这是一般的治国方式,也就是用政令、刑罚来引导百姓的行为,这样的治国可能短期可以达到很好的功效,可是民众是免过而无耻,也就是说在内心的教化上面并不能够深入人心。唯有用德治,唯有用礼教来教化百姓,透过国君的以身作则,透过礼乐的教化引导,可以让百姓不但行为端正,而且可以有一种内心的自我要求,一种自律的羞耻心。所以到了第四章,孔子就把自己一生学《诗》的历程作了一个简单的而扼要的一个总结。也就说在为政这件事情上,儒家的思考是要透过德行去教化百姓、去化育百姓。可是这个教化,不是一种强势的教化,而是透过在上位者,尤其是主政者自己的学习,提升自己的心灵,然后产生的一种自然的影响力,这样的影响力再配合礼乐的教化跟引导,让百姓有一种温柔敦厚的民风,有一种纯净高尚的心灵。

    这是前面四章我们的学习。五、六、七、八这四章是谈孝道的篇章。或许大家会有疑惑,谈为政为什么要谈孝呢?我们在这四章的说明跟讲解之中,会提供大家一些思考的方向。我们先把第五章恭诵一遍。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这一章其实非常非常有意思,就文义上来看应该分成两个小节。第一个小节就是孟懿子问孝,孔子的回答。第二个小节就是樊迟跟孔子,针对孟懿子问孝内涵的进一步讨论。首先我们来看看第一小节——孟懿子。孟懿子是谁呢?在鲁国有三个执政的大夫,就是孟孙氏、季孙氏跟叔孙氏。孟懿子就是孟孙氏这个执政大夫的家族的一个重要人物,也是鲁国的大夫。在朱熹的注解里面就说,他是鲁大夫众孙氏。这么样一个有权势大夫,问孔子什么是孝呢?孔子的回答说是无违,这个违就是违背。这个无违的内涵是什么呢?孟懿子没有继续问,孔子也没有进一步的说明。

    孔子外出当然需要搭马车,因为孔子在鲁国也当过大夫,都会有弟子帮他驾车,樊迟是经常替孔子驾车的弟子。我们晓得如果孔子征车夫,大家会去应征吗?我想,我一定会去应征。因为替孔子驾车的时候,有时候路途比较遥远,一定可以跟孔子就近地请益,能够亲近圣者、亲近师长,而就近跟他请益,这样的机会真是非常非常的难得,显然樊迟也把握了这样的机会。所以在《论语》里面常常记载樊迟跟孔子的对话,都是在驾车的途中。有时候是樊迟问孔子问题,孔子回答。比如说樊迟曾经问孔子,什么是仁?什么是智?这个是非常非常核心的问题。孔子回答:“仁者爱人,智者知人”,非常非常有智慧的回答。所以我们真的要很感谢樊迟这个弟子,孔子的这个弟子樊迟非常会问问题。

    有一次樊迟在驾车的时候,孔子就主动提起这件事情,就是孟孙氏曾经问孝,说孝是什么内涵?我跟他说是无违。我们想想看如果我们是樊迟,孔子这样提,我们的反应是什么呢?我们的反应可能说,“噢!有这件事情。”可是樊迟不是,樊迟说“何谓也?”“何谓也”的意思就说,无违的内涵是什么?孔子就加以说明,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不违背什么?就是不违背礼。从父母亲活着的时候,到父母亲身故的葬礼,以及身故以后的祭礼都要以礼为原则。我们可以看到,孔子跟弟子之间的互动,真是切磋琢磨非常非常的精彩。大家也可以回头去看,《学而篇》的第十五章,子贡跟孔子在谈论贫跟富,怎么面对贫跟富的态度,那种切磋琢磨的弟子,那种互动之美。在我们读《论语》的时候,这些篇章我会建议大家特别特别的注意,会可以看到孔子跟弟子之间真的是非常非常的精彩。

    我们回头来看这一章,孔子问樊迟这个问题,显然对于无违这个内涵是有深义的,可是孟懿子没有继续追问,所以孔子就透由教导樊迟把这个内涵给说出来。什么是礼呢?我们刚也提到在《为政篇》第三章的时候,儒家谈为政叫“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个礼其实就是一个做人做事的原则。所以礼其实就是道理的理,就是合乎理的一个行为,合乎做人做事原则的一种行为准则。孔子的弟子颜渊曾经问过孔子,什么是仁?,孔子的回答叫“克己复礼为仁”。颜渊进一步问“请问其目?”具体实践的内涵是什么?孔子就提出了,“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视听言动都要合乎礼。所以礼背后其实是一个仁的内涵,也就是说行为的准则背后其实有一种仁,替别人着想的一种恕道跟体贴在里头。所以仁跟礼,一个是内心的一种体贴,一种是发至于外的行为准则,这两个其实是缺一不可的。说孔子的意思是,在我们事奉父母的过程中,不管是父母生前,还是父母亡故之后以及亡故之际的葬礼,都要是顺承父母心意、体贴父母心意的一种仁心,透由这些仁心,发而为外的一种行为准则。

    比如说我们后面要提到的“父母唯其疾之忧”,我们就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比如说我们孝顺父母的时候,不只是物质的奉养,还有内心的一种敬重——非常非常尊敬父母亲的一种内心。比如说我们事奉父母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脸色,也要学习察颜观色,从察颜观色里面了解父母亲的心意等等。《论语》里面谈孝的篇章其实非常非常的多,这个都是“生,事之以礼”。在葬礼上,比如说有小殓、有大殓、有朝夕哭,这个都是表达对父母亲亡故的一种不舍。孔子曾经说过,为什么要有三年之丧呢?叫“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父母亲亡故之后要守丧三年,是为了报答三年父母亲无微不至的养育之恩,没有这三年我们将会无以为生,也就是说我们就活不下来。所以整个葬礼以及后来的祭祀,《论语》里面提过叫“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在祭祀的过程中我们要非常的虔敬,像“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在祭祀的过程中我们其实是要非常非常的虔诚的,祭祀祖先更是重要,不管是生前,在死之际的葬礼以及死之后的祭礼,都要符顺于礼的一个原则。有了这样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到儒家讲孝道,就不是只有在父母生前的一种奉养而己,而是绵亘到父母亲亡故之后。所以孟子才会说“大孝终身慕父母”,也就是说一个孝子,其实是终究一生都是对父母亲非常非常的孝顺。生前的奉养是孝顺,葬礼上的缅怀是孝顺,葬礼上的慎重是孝顺,葬礼之后,终其一生的祭礼,那种虔敬也是孝顺。所以在《孝经》的纪孝行章里面就提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这个都是生前的。“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这个“严”应该就是严谨、诚敬。也就是孝悌其实是横亘孝子的一生,是终生不能忘的。以上是这一章简单的义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为政2.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aln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