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力管理手册》
张萌
82个笔记
前言 为什么你的时间总是不够用?
>> 精力,是一个复合概念,它包括四个部分:体能、情绪、思维和意志。
>> 150天进行系统训练康复,包括饮食、休息、运动等。到最后,我把自己练成了一个精力管理意义上的践行者,而且是一个实战派。
>> 首先,你要给自己找到一个让自己重新焕发生机的时间点。用一个英文单词来形容就是reshape(重塑),即开始用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及周围的世界,像是重新活了一次。
>> 其次,从此刻开始,把精力管理纳入你的视野。从现在开始,跟我一起练习精力管理的技能,掌控自己的精力状况,更好地安排时间,让你从此拥有充沛的精力,能高效率地应对工作与生活中的挑战。
>> 一 好多时候都觉得自己精力不够,经常犯困。
二 体重忽高忽低,或者持续肥胖,无法控制体重。
三 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总有借口不去做某些事。
四 因为焦虑而失眠,入睡困难或多梦易醒。
五 注意力下降,每次进入一个领域的时候,进入状态往往很慢,不像他人那样可以迅速锁定注意力并找到心流时刻(flow)。
六 疲于奔命的感觉越来越强。
七 觉得生活没什么意义。
如果你遇到了上述问题中的两个以上,那么你就需要学习精力管理了!
最后,要认识到精力管理才是时间管理和效率管理的前提。
>> 将从7个方面讲述精力管理,包括:懂得控制情绪,才能活力充足;正确运用意志力来保证充足的体能;了解精力管理的本质,学会正确休息,从而排解压力;懂得为情绪账户储值;调配自己的意志力;利用反复铭刻术进行自我修炼;学会构建精力蓝图,有效掌控人生。
第一部分 找到你的高能量时刻
>> 第一部分找到你的高能量时刻
第一章如何管理疲惫和压力
>> 精力管理是时间管理的前提
>> 每天无数想法的产生正在快速消耗我们的精力。
>> 充沛的精力是可以通过精力管理训练得到的。
>> 怎么判断自己是否需要进行精力管理呢?
总的来说,精力不足有三种具体表现:
第一种表现,是最常见的,就是精力消耗特别快,但没有任何能量补给。有的时候你感觉自己明明还能够坚持,但其实已经被“掏空”。
>> 第二种表现,休息效果差,精力恢复水平差。
>> 第三种表现,精力不足导致心力不统一。
>> 所谓“心”(mind),就是想法、目标;所谓“力”(skill),就是你的能力。精力不足会使你的目标和能力不匹配。
>> 在这里,我要郑重地告诉你,它们完全是不一样的概念。
>> 我特别喜欢的一种体验就是心流时刻,它是指把你所有的精力真正地注入你的内心,让你能够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真正把一件事从头到尾做完。甚至你在做一件事的时候,能沉浸在当下,忘记时间的流逝。
>> 精力管理在人的自我管理体系中是比时间管理、效率管理更为基础的一项底层能力。
>> 你可以每天依据自己的喜好,有选择地输入能量,学会运营、管理你的能量,最后学会控制能量输出。
>> 本节复盘
根据本节列出的精力不足的表现自测并记录。
>> 2精力管理的金三角模型
>> 精力管理的“能量金三角”模型包括能量的输入、输出与守恒。
>> 精力管理靠的不是天赋,而是有意识的练习。
>> 第一,精力管理能够有效支撑你的身体健康训练计划,使你得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 第二,精力管理可以帮你化压力为动力。
>> 第三,精力管理可以显著提升休息、放松的效果,让你的冲刺更有劲。
>> 第四,精力管理可以帮助你实现目标驱动,这是一种比回报驱动更强大的驱动力。
>> 第五,精力管理可以让你养成好习惯,用习惯推动你轻松做事。
>> 第六,精力管理让你轻松实现全情投入,进入心流时刻。
>> 这就是精力管理中的“能量金三角”模型,包括能量输入、能量输出和能量守恒。
>> 一、能量输入
能量输入包括呼吸、饮食管理、睡眠、运动的一整套方法体系。
>> 二、能量输出
>> 因此,能量管理的又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学会控制能量输出的节奏和力度。
>> 三、能量守恒
>> 能量守恒就是每日让自己保持情绪平稳。
平稳的情绪对精力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每天保持情绪平稳,不能太亢奋、太难过或太生气,情绪大幅波动会让自己的精力消耗非常快。
>> 所以,真正懂得精力管理的人,会先设计好人生蓝图,制订好具体的实施计划,为人生制定战略,然后一步一步去实现它
>> 本节复盘
本节介绍了精力管理的“能量金三角”模型、什么是真正的精力管理。可以先列出你日常实施过的精力管理的方法,与下几节我们即将介绍的方法对照。
>> 3如何应对体能不足?
>> 越是没有体力,精力就消耗得越快,工作效率就越低下,你的时间就越无法掌控,而缺少锻炼正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开始。
>> 一、充电
充电,可以从力量、耐力、灵活性和恢复力这四个维度来理解。
>> 二、控制耗电
>> 三、蓄电
>> 本节复盘
审查一下自己的体能状况,回顾本节讲述的“充电—耗电—蓄电”的模式,分析自己的“体能金三角”。
>> 什么造成了精力分散?
>> 先说外部原因,外界的压力会分散你的精力。
>> 外部的压力不可避免,但是内在的精力分散是可以得到改善的。
>> 精力分散内部动力的三个主要原因,包括拖延症、过强的情感偏好和体力不足。
>> 如果你对工作不满,每天早上醒来,一想到自己即将要做的工作内容,你可能就会觉得厌烦,没有开始的动力。对我来说,理想的创业人生应该追求从0到1,去做自己既喜欢又能赚钱(或有价值)的事。
>> 想想看,如果每天早上你一醒来就能想到,今天我又要开始做自己既喜欢又能源源不断赚钱(或有价值)的事情了,这件事是新鲜的,是让你感到快乐的,那这样的生活会特别美好。
>> 如果没有蓝图,人生没有目标,也很容易分散精力。
>> 三、体力不足
>> 你不妨做一个统计,从波动的精力值中了解自己每天的精力波动规律,从而安排好自己的日程表。
>> 想要有针对性地改善精力,做出变革,需要三步法:目标、事实、行动。
>> 第一步,明确目标。
>> 认真思考你每一天做的事情,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无用的。你需要把最旺盛的精力分配给那些最有益于实现你人生理想的事情。
>> 第二步,了解你的基础条件。
>> To Do List(行动清单)
>> 本节复盘
知道自己精力分散的原因,在主观方面有三个可以努力的方向:第一,克服拖延症;第二,找到自己喜欢的事物;第三,储备充沛的体力和精力。用三步法,即目标、事实、行动去改善你的精力状况。
>> 5避免靠强撑走入恶性循环的误区
>> 第一,你每个月有没有用额外的时间来冥想、思考、学习?
>> 首先是冥想。
>> 其次是思考。你的战略布局和创新的想法不能光靠做。
>> 最后是学习。很多成功的人会用周末甚至工作日的晚上来学习,比如上培训班、补习班,或者进修学位。
>> 第二,你的情绪是否稳定?
>> 请你现在就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这么拼?你能否马上想出一个理由?如果你有一个明确的让你开心的理由的话,那么恭喜你!你现在拥有一种值得肯定的状态。
>> 第三,压力很大的时候是否有释放的通道?
>> 第四,你的自我成长速度是否足够快?
>> 你为哪些人,解决了什么问题,提供了什么方法。
如果你能回答这个问题,那这就是你的价值所在。我把这个问题称为“你的神话”,也叫作你的“人生蓝图”。
>> 你为哪些人,解决了什么问题,提供了什么方法。
>> 为了帮你找到人生价值,我会和你分享有效的七步法。
第一步,列出技能。列出你所有的技能。比如擅长与人打交道,会思考,为人冷静、镇定。
第二步,列出兴趣所在。比如喜欢购物,喜欢跟朋友们约会、聚餐。
第三步,寻找特长和兴趣的最大交集。比如你擅长联络、沟通,同时喜欢品尝美食;或者你喜欢健身,又同时喜欢约上三五好友一同锻炼,那么就可以将这种所谓的技能选项和你喜欢做的事情连成一条线。
第四步,找到榜样人物。以吃和社交为例,观察周围的人,是否有人经常把大家组织在一起品尝美食并能够产生盈利价值?就像美食社交App(手机软件)大众点评的最初雏形,其实不就是把喜欢美食的一群人聚在一起的吗?那么,美团创始人王兴有没有可能是你自己的榜样人物?
第五步,描述榜样人物的生活状态。你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去了解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其实我的生活日程在社交媒体上基本是公开的,除了家庭的部分,我的粉丝可以在我的微博上看到我什么时候运动了,什么时候去学习了,我读了什么书,上了什么课,产生了什么样的想法。我还经常会直播介绍、迭代我最近学习的收获与思考。你可以用这样的生活状态作为参考,看看是不是自己喜欢的。
第六步,你是否期望成为榜样人物。如果你觉得你只有50%的地方和榜样人物相似,而不是100%,那么请你描述一下,你是否想让自己的另外50%也与他相似呢?而你又希望把生活过成什么样子呢?
第七步,设置规划路径。这其实就是设计人生蓝图。关于人生蓝图的设计,我会在最后一章详细讲述。在这个步骤中,你需要寻求导师的帮助,并找到合适且能帮助你卓有成效地提升竞争力的课程,从0到1去做一件你既喜欢又能有收获的事。
>> 本节复盘
强撑不是可持续发展的人生状态,唯有找到内心的梦想,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才能每天开心地拥抱美好的生活。
找到自我价值的七步法:
第一步,列出技能;第二步,列出兴趣所在;第三步,寻找特长和兴趣的最大交集;第四步,找到榜样人物;第五步,描述榜样人物的生活状态;第六步,你是否希望成为榜样人物;第七步,设置规划路径。
>> 6建立精力管理自我评估体系
>> 每个人建立的评估体系就是一个能量的金三角,最底层是能量输入,中间是能量输出,上面是能量守恒。
>> 一、能量输入
第一项是时间分布。能量输入就是为你的意志力充电。
>> 第二项是饮食习惯,即你的饮食是否健康、规律
>> 第三项是喝水。
>> 第四项是睡眠。
>> 第五项是小睡。你每天有没有刻意让自己的身体得到放松?比如,一个20分钟午睡可以为自己充电。
>> 第六项是好身材。
>> 第七项是运动。
>> 二、能量输出
>> 三、能量守恒
能量守恒要从情绪、思维、习惯、目标这四大维度考量。
>> 本节复盘
精力管理的“能量金三角”模型包括能量输入、能量输出与能量守恒。通过这个金三角模型,你可以为自己构建精力管理评估体系,并不断地完善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