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根据食物五味的"走向"来吃饭
食物有五种味道:酸、苦、甘、辛、咸。食物的味道不同,其作用也各有区别。
中医认为五脏各有所喜,例如肝宜甘,因为甘味可以缓解肝气的劲急;心宜酸,因为酸味可以收敛心火;肺宜苦,因为苦味可以助肺气肃降;脾宜咸,因为咸味可以使脾不会运化过度;肾宜辛,因为辛味可以宣散和提升肾水之阳气。
五脏各有所喜,而食物也是有偏性的,那么食物的偏性是什么呢?
对于食物的偏性,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详细记载。《灵枢·九针》:"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灵枢·五味》:"酸先走肝,苦先走心,甘先走脾,辛先走肺,咸先走骨。”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一来看。
"酸走筋",酸类的食物是走筋、走肝的,如果你患了肝病就不要吃酸,因为酸具有收敛的作用,太收敛则肝气就不能生发,病就会加重。但是对于多汗、尿频、腹泻、流涕不止等病症有很好的效果。
"辛走气",辛类的食物是走气的。肺主气,如果肺出现了问题,就不能吃辛味食物。但是辛味具有发散风寒、行气止痛等作用,例如葱姜善散风寒、治感冒,胡椒能祛寒止痛,茴香能理气。
"苦走血",苦味的东西是走血的,即走心。如果病在心上,就少吃苦味食物,让心生发一下。但苦味食物可以清热、泻火。例如连子心能清心泻火、安神,可以治疗心火旺的失眠、烦躁之症。
"咸走骨",咸类食物是走骨的,走骨就是走肾。如果病在骨上,就要少吃咸,这样才能把骨养好,把肾养好。但咸味食物具有软坚散结、滋阴潜降等作用。例如早晚喝一碗淡盐汤,对与治疗习惯性便秘有很好的作用。
"甘走肉",甜味的食物是走肉的,走脾胃。孩子如果特别喜欢吃糖,说明他脾虚。如果病在脾胃,就要少吃甜味的食物和油腻的食物,因为这样的食物会让脾增加代谢负担,使脾更加疲劳。但是甜味食物具有滋养、强壮身体,缓和疼痛的作用。疲劳和胃痛时可以试一试。
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结合酸、苦、甘、辛、咸的“走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食物进食了,这样更有利于我们保持身体健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