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儿女其实不是你们的儿女,他们是对生命自由的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借助你们来到这个世界,但却非因你而来。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纪伯伦》
1//
近日一则北大毕业留美学生数落父母的新闻,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
王猛(化名),一个在外人眼里,符合所有“别人家孩子”的特征:
从小成绩数一数二,四川一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被北大最好专业之一的生物专业录取,本科后又成为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研究生。
然而,这一切光环的背后,却是王猛和父母的决裂:
12年前,他不再回家过春节;6年前,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
近日他写下万字长文,控诉父母对他的“肆意操控”“过度关爱”“冲突”“炫耀”。
王猛在信中说,“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的是出类拔萃的模范!”
“他们所有的付出只是为了控制我。”
“我母亲一直倾向于把我关在家里,喜欢按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
这些父母养育子女的心理,在很大程度上与工人生产模具的心理是相似的。
父母大都希望孩子,能够依照自己设想的模具模式成长和发展。
王猛至今记忆深刻的一件事发生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
那时,班里要搞文艺演出,班主任要求大家穿齐膝短裤参加,但演出时却只有王猛没按要求着装。
“我母亲不由分说地让我穿长裤,我提出带上短裤备用的请求也没被准许。”
王猛说,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衣服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和审美来置办的,几乎没有一次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选择的。
王猛的父母可能觉得:
我作为父母想让你做什么,以及为了达成“让别人夸奖王猛是个懂事乖巧的孩子”这个目标,我让你做什么你就应该做什么。
甚至在交友上也为他严格把关,“所以的朋友,都是他们(父母)认识、了解或者听过的,跳出学校的几乎没有”。
造成他现在性格“内向,敏感,不善交际”。
原本以为,考上北大,就能远离家乡,逃离父母的“控制”,但依然没有。
家人要求北京的大姨多多照顾。而大姨果然像父母一样“照顾”他:不断给他打电话,甚至悄悄联系他同学了解他的情况。
在王猛看来,这不是照顾,而是一种控制。
连在美国读研,父母的“关爱”也如影随行,给他找了一位在美国的“老朋友”照顾他。
王猛与这位“老朋友”并无共同话题,此人还有诸多问题,但“父母的反应仍然不以为然,并不顾我的感受。”
父母最令人诟病的地方就在:
想尽办法的试图为孩子创造一个臆想中完美的世界,却剥夺了他独立思考,客观认知社会善与恶两面性的辨析能力。
三毛曾经说过,
大部分中国的父母将孩子当作命根,将孩子视为生命的延展与继续,期望自已一生没能完成的理想和光荣,都能在孩子的身上实现。
更要求孩子是必须无条件听命于父母而不可反抗的。
2//
《爸爸去哪儿》第一季中,林志颖对待儿子Kimi的育儿方法获得了大家的好评。
与Kimi交流的时候,林志颖总是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与孩子保持平等的交流。
Kimi舍不得交出玩具“小黄”的时候,林志颖抱住儿子,陪他一起伤心难过,最重要的是,他站在Kimi的立场上,肯定了“小黄”对孩子的重要性,成功帮助Kimi疏导情绪。
心理专家认为,“平等地跟孩子交流,会让孩子体会到被尊重,在孩子遇到情绪问题时,拥抱他,会让孩子体会到安全感,他的情感诉求被接纳、被关心,这些往往都是被很多家长忽视的。”
在中国式的家庭教育中,往往是不把小孩子当成“人”来对待,往往忽视孩子也需要被尊重这个事实,所以才会有很多家长借着爱的名义操控孩子。
林志颖每次和kimi说话都会蹲下来,采用一种和他一般高的姿态,这一点很重要。
kimi每次一句话,林志颖会立刻二话不说去做,这种宠爱的方式是很适合内向、害羞的小Kimi。
在林志颖的尊重教育下,小kimi很乖巧、可爱、人气超高。
林志颖分享育子心得时直言不讳:
"自从有了小小志,我发现教育没有那么简单,生活没有简单,当爸爸更不简单。玩的时候,我跟他一起玩,比他还幼稚,还疯狂,但严格的时候更严格。"
在林志颖的平等教育下,Kimi变化很大,开始变得很独立,现在很会照顾两个弟弟,很有大哥哥的范儿。
节目中还有一个育儿方法被人称赞的,就是郭涛对儿子石头的散养。
录节目的时候,郭涛的儿子石头就摔伤了胳膊。
这对于中年得子的郭涛来说,并没有大惊小怪,而是坚持让儿子参加节目。
于是,在节目里,小石头总是打着石膏吊着胳膊,一路狂奔。
当石头独自一人成功找到了铁锅之后,郭涛很骄傲地说:“好小子!”给予及时赞赏 。
石头胳膊受伤,郭涛也没有特别照顾儿子,还让儿子帮自己扔垃圾。
在Kimi闹别扭不肯去与石头一起完成任务的时候,郭涛就让石头自己去,锻炼儿子的担当感。
很多专家认为郭涛的教育方式与林志颖的细腻教育方式不同,完全是“散养”。
但大家都认为,石头长大了必定是个阳刚气十足的男子汉。
散养不等于不管孩子,而是让孩子去体验、去尝试、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
不管孩子成功与否都给予关注和赞赏。
我们不可能跟着孩子一辈子,帮他一辈子,我们只能在家长对孩子影响力最强的时期,在孩子成长最关键的时期,尊重他们,爱护他们,做好、做对,帮他建设好那些最核心的品格与人格、素质与能力,然后放手,带着信任和祝福,看他经历各种磨砺,以种种我们预想不到的方式创造他独特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