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
周星驰式路径:训练师的超越之道

周星驰式路径:训练师的超越之道

作者: 头陀 | 来源:发表于2016-04-30 13:50 被阅读0次
    周星驰式路径:训练师的超越之道

    昨天把周星驰的《喜剧之王》又翻出来看了一遍,以前是什么时候看的已经不记得了。这次看完全感受不到星式无厘头幽默的感觉,我剥离掉这些外壳来看这部电影,非常具有启发性。虽然无厘头对于生活来说也非常重要,因为俞敏洪就说过,幽默是一个人个性真正成熟的标志。这一点可以参看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前段时间我也曾介绍过他的“闲适哲学”。

    《喜剧之王》可能是周星驰唯一的一部自传式电影,片中的尹天仇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周星驰的心路历程。稍微了解一点周的背景(不清楚的建议度娘)的人都知道,他出生于香港的穷人区,7岁父母就离异了。决定周星驰命运的可能是一段非正式的培训经历,就是香港无线电视的艺员训练班,然后辗转在一些电视剧中担任临时演员,出演一系列小弟小偷小痞子小坏蛋小混混的角色,跑龙套、演僵尸、当临时演员,这也是《喜剧之王》里尹天仇发出“临时演员也是演员”感慨的源头。

    无限电视训练班,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地方,要知道,周润发、吴孟达、任达华、杜琪峰、关锦鹏、刘德华、梁家辉、梁朝伟、吴镇宇、刘青云、甄子丹、古巨基、古天乐、钟汉良等等无数大腕都是从这里出来的,这个由邵逸夫发起的艺员训练班,可谓撑起来香港乃至华人演艺圈的半壁江山,成为无数人的梦工厂。在无线电视这条造星流水线上,所有演员都是从跑龙套开始。这种情状《喜剧之王》中有着绝好的反映,影片中尹天仇被人说成是个“死跑龙套的”,而尹天仇的解释是:“其实,我是一个演员。”龙套就是这么一个奇怪的角色,没有名字,没有台词,甚至也没有表情,然而,对于跑龙套的人来说,假若你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演员,那么跑龙套就并不意味着没有前途。按照无线电视台的规矩,一般演员要跑两三年龙套才有望演配角,而要得到演主角的机会,往往得有五六年时间。对于年轻演员来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人熬不住就转行了,而坚持下来的人大多都会有出头之日。而促使周星驰坚持下来,最终修成正果的一句咒语,可能就是这句“其实,我是一个演员”了。

    周星驰式路径:训练师的超越之道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这就是being的境界。Being就是“是或成为”的意思。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提到,being模式是一个人获取成功的根本思路,先在心态上成为,然后去做,创造成果,就算条件不具备,环境不允许,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去创造出来。

    你看《戏剧之王》中的尹天仇,就是这样一个深具being的人,不管别人怎么看他,他对自己的定位始终是“一个演员”,《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成了他的圣经,他不断自我修炼,喜怒哀乐、嬉笑怒骂每一个动作都用心体会和演练,他从来不会认为自己是一个跑龙套的,在他的房间里的墙上,贴满了大牌明星的海报,这些海报中间有一个镜子,每当他照镜子的时候,那就是在和这些大牌同台出场。他按照演员的思维、演员的着装、演员的行为、演员的标准来过每一天的生活,不管有没有演出的机会,他始终是一个演员。他先在心态上成为一个演员,然后在现实世界中活出来,这值得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学习和演练。

    周星驰式路径:训练师的超越之道

    因为,周星驰式的发展路径,就是being模式的经典体现,就是普通人的超越之道。在每一个看似普通的普通人当中,如果有一个普通人怀着“其实,我是一个演员”的心态,他终究有超越的可能。

    1990年,周星驰出演《赌圣》,饰演一个修成正果的江湖混混,同年又出演《赌侠》,这两部片子的走红奠定了“星仔”到“星爷”的巨变。从1980年正式出道,到1990年“星爷”的封号,真可谓十年磨一剑。而在我看来,很多年前,对于周星驰来说,“星爷”早已经烙印在了他的内心深处。这其实就是中国人讲的“内圣外王”的道理。

    我想,对于每一个想成为训练师的人,周星驰式路径,都是我们需要细细揣摩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周星驰式路径:训练师的超越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ask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