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情商高的孩子都有这6个特点!推荐给5~13岁孩子的家长-外教中国

情商高的孩子都有这6个特点!推荐给5~13岁孩子的家长-外教中国

作者: 淡然S4 | 来源:发表于2018-10-12 09:46 被阅读0次

一说到“情商培养”,很多父母都特别重视,但很多人完全无法理解:

“情商”到底是什么?

如果说智商决定了一个人的方向,那么情商就决定了这个人能在这个方向走多远。

很多家长也意识到:

成绩不是孩子的全部,拥有较高的情商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以后到了社会上,才能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高负荷的工作。

那么怎样才算是情商高呢?

很多家长认为,“能说会道”“嘴皮子溜”“吃得开”就算是情商高。

但实际上,这最多叫为人处世的圆滑,跟真正的情商不算一回事。

真正的高情商,是由内而外散发出的修为、涵养。

这样的人,有良好的心理自愈能力,虽然也会因为学习、生活的琐事而或喜或悲,但也总能及时自我调整,不在悲观情绪里反复消磨自己,能尽快投入到新的生活中。

跟这样的人在一起,你会感觉很舒服、很宽松。所以,家长们在培养孩子情商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六点:

多赞美别人

有句话说的好,“你说话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你所能抵达的高度”。

一个 “嘴甜”懂得恰当赞美别人的孩子,总会让人心生欢喜,乐得与之亲近,当然也就更容易成功。

如果要想拥有一个好好说话的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先好好对他们说话,并把如何好好说话展示给他们。

在餐厅,对服务员说谢谢。

打扰到别人,说“不好意思”。

不炫耀自己,不在背后责怪或抱怨他人。

遇到欣赏的人或事,不吝啬赞美。

遇到争执,先道歉。

争执时,不戳人痛处

……

不带着情绪,戳人痛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忌讳,也都反感别人提及自己的忌讳。

为了逞一时嘴快,故意的揭人之短,戳人痛处,不仅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引起对方的反感,有时可能还会招来怨恨。

小明和同学小林因为一件小事吵架,小明嘴笨吵不过,气急之下脱口而出,“你说话这么恶毒,难怪被你妈抛弃,说你是累赘。”结果小林当场就把小明给揍了。

听别人说,小林的妈妈和他爸离婚时,小林想跟着他妈生活,但是他妈为了以后改嫁更容易些,就放弃了他的抚养权,还说带着他是个累赘。

“抛弃”、“累赘”这句话一直都是小林心里的痛。

教会孩子即使在生气时也绝不戳人痛点,拿人家的缺陷和不幸来取笑,因为那样自己得不到愉悦,别人也得不到温暖。

培养一点幽默感

幽默感有多重要?

我们的孩子,说实话压力挺大的,读书很辛苦,但生活可以是快乐的,有一颗幽默的心,再看那一串一串的英文单字、数学公式好像也没有那么难嘛。

孩子能幽默起来,压力会小、成绩会好。

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时间,除了可以陪他学习、陪他玩,还可以给他讲笑话,孩子听到笑话就会被家长的幽默感传染,保持心情愉悦,家庭氛围也会很轻松。

经常笑一笑的力量有多大?

据分析,如果在做作业前能听到一个笑话笑一笑,就那么几秒钟就能缓解他一整晚的作业压力和复习压力!

少发牢骚,少抱怨

牢骚和抱怨,都是很强的负面情绪。

虽然表面看起来我们是在指责别人、对外发泄怨气,但实际上却点燃了自己内心的火气,让我们时刻处于一种“内耗状态”,一点点消磨掉了自己的耐心、自信和进取心。

许多父母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的孩子特別爱发牢骚:

他们一会儿抱怨老师故意刁难自己,不喜欢自己;

一会儿抱怨英语单词和数学公式特别难记;

一会儿又说老师留的作业太多,到晚上十一点都写不完;

一会儿埋怨学习环境不好、校园散发出一种难闻的气味

……

面对这种情况,有的父母希望用严厉批评的方式来制止孩子的抱怨,却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有的父母则置之不理,结果孩子的牢骚更多。为此,许多家长都感到十分烦恼。

无论是哪一种原因引起孩子发牢骚,父母都不应严厉斥责或者不闻不问,这样会使原本就觉得委屈的孩子心灵受到更大伤害。

正确的方法是弄清孩子爱发牢骚的原因,然后加以正确引导,逐渐改变孩子的这种心理倾向。

正视失败,输得起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孩子“输不起”是一种正常现象。

无论什么事情,孩子总是希望自己能做到更好,比别人强,获得周围人的认可。

可是因为孩子年龄小,各方面都不成熟,他并不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在人前或是在集体活动中,一旦不如人、输于人时,他就会表现出不满,不高兴。

孩子的所谓挫折感、无力感大多是由后天学习得来的。当孩子做得不好时,家长总会有这样的责骂:

“你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恐怕不是读书的材料!”

久而久之,孩子也会用这些想法去评价自己。

所以,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我们不要揪住孩子的错处不放,也不要将焦点一味地放在结果上,重要的是孩子在此过程中肯尝试以及为此付出努力。

让孩子正视失败,才能让她在失败和挫折中坚强起来,不至于被失败和挫折打倒。

愿意倾听

有一位哲人说:“上帝给我们两个耳朵,却只给我们一个嘴巴,意思是要我们多听少说。”

很多家长苦恼,大人说话时孩子会随意插话,更为糟糕的是对于爸爸妈妈说的话,根本听不进去。

怎样才让孩子能够耐心地倾听完他人讲完或做完一件事后再去提问,而不是随心所欲地打断他人正在做的事情?

倾听应该是相互的,成人倾听了孩子,孩子才会倾听我们。作为成人首先要以身作则,用对待成人的方式尊重孩子,而不是一斥了之。

在面对孩子向我们询问各种各样的问题时,我们必须得把孩子当作大人同等对待。孩子会因为被尊重了,然后才能在被尊重中学会尊重他人。

对孩子来说,道理并不是最重要的。

他们需要的是有人能够倾听他们说什么,在难受的时候能够握住一双温暖的手,有让他们感觉安全的父母,能够对父母敞开心扉。

你这样做看似放弃了对孩子“严厉”的教育手段,但却用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方式让孩子明白对与错。让他对自己情绪的觉察力更强,让他在成长中学会如何“合理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父母善解人意的做法,也会将孩子教导成一个善解人意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情商高的孩子都有这6个特点!推荐给5~13岁孩子的家长-外教中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asw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