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沐弘老师说过:家长的口才和情商,会极大程度地影响孩子
聪明的家长都开始注重培养孩子的情商了,情商高的父母交出来的孩子情商也不会差,但是仍然有很多家长虽然知道情商对孩子未来的重要性,却苦于无从下手,今天我来分享一些培养孩子情商的小技巧。
一、倾听与认可
孩子在6岁之前,往往会陷入情绪中无法自拔,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总是会大吵大闹,这个时候,家长不应当去指责或打骂孩子,应当倾听孩子,并且帮助孩子化解情绪。
除了倾听认可孩子的情绪,还要让孩子学会倾听他人,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妈妈在给孩子讲大灰狼和小红帽的故事,然而孩子有个问题要问妈妈“为什么小红帽听不出大灰狼和外婆的声音?”。
孩子问问题是好事,但是这个时候妈妈的反应是“妈妈也很好奇,但是等我把这段讲完后,我们一起研究好么?”
倾听在于不去打断,无论做什么,都不要轻易打断别人,这不会影响孩子的积极性,因为不是我们拒绝了孩子的提问,而是让他等一等。
《人性的弱点》中有一句话:这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什么是有心的人,在我理解里,有心人就是会倾听的人。

二、共情
提升孩子的共情,在于家长与孩子的日常沟通中,两个小孩子在一起玩儿,一个小孩子想要另外一个小孩子陪他踢足球,但是另外一个小孩子想要在家里堆积木,然后两个小孩子就吵了起来,积木被推倒了,足球被扔了,两个小孩子都气冲冲的说“我不想跟他做朋友了”。
这个时候家长要如何做?
简单的拉开两位小朋友,然后告诉孩子“他是谁谁谁,要体谅他?”,错了,这个时候是培养孩子共情心的好时机。
为什么他喜欢积木,你不喜欢呢?
这种问题会让孩子陷入思考,这个时候,妈妈可以好好跟孩子沟通,像这样:“人与人之间是不一样的,就像你喜欢足球,他不喜欢,他喜欢积木,你不喜欢一样,你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喜欢,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
家长在教导孩子的时候,要唤起孩子的共情心理,让他明白,人与人的不同,接受人与人的不同。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啦
建议点赞收藏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