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史琐记(一)

读史琐记(一)

作者: 东方地秀 | 来源:发表于2022-11-01 15:26 被阅读0次
金秋读史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徊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时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2021年的五月,我去山东济南旅游。其实,我最想看的是泰山与曲阜三孔。

可,由于计划有变,没有成行,至今引为憾事。

少时不懂孔子,而今,懂了,却已人到中年。

在历史上,孔氏家族都堪称奇迹。在我们这个小城市,据说,都有孔氏后人。

无意中翻看《古文观止》,读到史学家司马迁所写文字,几乎斐然成章,字字珠玑。

地秀版解读:

太史公说:《诗经·小雅·车辖》上有诗这样说:高耸入云的山峰,让人仰望。宽广的大道,让人前行。

虽然,不能去,然而,心里非常向往。我读孔子的书,心里就会想到他的为人处事风格。

到了山东曲阜,参观宏伟的孔庙。那里有留下的古老的车,衣服,祭祀的各种器具。还看到很多后生来孔庙学习各种知识。

站在那里,感慨丛生。我这里看看,那里看看。徘徊留恋,不忍离去。

天下的君王,和贤能的人士,特别多。很多人,活着的时候,非常荣耀。可,时移世易,有些人离开了,就被人们忘记了。

不要说名人和豪门权贵,想想咱普通老百姓,你的爷爷的爷爷叫什么名字,你记得吗?

孔子不过一个平民百姓,却传了十几代。学者都特别尊敬他,以他为宗师。

从天子、王侯、将相等所有人,只要谈到中国六艺,都是以孔子的思想为标杆。可以说是最优秀最高的圣贤了。

读了《史记》这段描写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相关文章

  • 读史琐记(一)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

  • 读史琐记(二)

    (一) 夜读《世说新语》,读到一则小故事,关于王献之的,非常有意思。 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chū)蒲,见有...

  • 简读17-《纽约琐记》

    陈丹青,《纽约琐记》(修订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83页,130千字。 琐记,恐怕最适合琐读的方式—...

  • 琐思琐记0119

    琐思琐记0119 读孙绍振先生的《名著细读》一书,封面和封底有这样两段话让我始终铭记: 1.在...

  • 琐思琐记0117

    琐思琐记0117 本色语文:让语...

  • 读《琐记》

    衍太太喜欢怂恿孩子们干坏事,喜欢捉弄孩子们,但人前一套,背后一套,事后又成了老好人。文章有这么一句话:无论闹出什么...

  • 19074 读一首诗,等一朵花开

    心中有阳光,生活才会明媚 读一首诗,等一朵花开 (今日琐记) ...

  • 照片

    中秋琐记

  • 琐思琐记0116

    琐思琐记0116 柳咏梅老师和她的孩子...

  • 琐思琐记0120

    琐思琐记0120 《语文课程标准》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史琐记(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auj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