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国庆假期带孩子在家休息,因为工作的关系,妈妈一直在拿着手机陪孩子。孩子近期有随地吐东西的习惯,为此,我也很苦恼。
妹妹(手里拿着鲜枣,在我面前一下子凑上她的大脸,眼睛里面是贪吃的光芒。):妈妈,我要吃这个。
妈妈(抬头略看一眼。应付到):好
三分钟后,婆婆从卧室走出来,一脸嫌弃又无奈的说“你看看,她把大枣吐的到处都是。”
妈妈(头也不抬继续手机),“没事,她知道要收拾干净的。”
十五分钟后,妈妈来到卧室,看见脱光裤子的妹妹,开始哄她穿裤子。孩子开心极了,和我东躲西藏,而我的耐心开始耗尽。抱她穿好裤子之后,妈妈走出卧室门就看见一路的大枣残渣。
妈妈:“米,把吐的垃圾收拾一下哈。”说完,我直接去给她端药。等我回来,迎接我的不是打扫卫生的身影,而是躺在地上生气的小人儿。
妈妈(火气开始如过山车起步,慢慢升起),“起来。”
不动!
妈妈(火气二级,尽量保持平和),“起来吧,地上又脏又凉。”
不动,两个黑眼睛滴溜溜的看着我,很萌,想抱起来亲亲,忍住了。
妈妈(火气三级),“不起来是吗?那你自己躺好吧。”
动了,换个舒服的姿势躺好。(现在想来,孩子很听话的,只是,我那会在生气。)
妈妈(火山爆发),“是不是非要挨打才听才起来?你不愿意你就出去,我给你开门,你出去!”(这是我第一次说这样重的话,很愧疚。)
沉闷,不看我。
妈妈(生气失控),“穿好鞋,你给我出去!”
听话,穿着,任我拉着走到门边。
我没忍心让她出去,就让她在门边闭门思过。刚开始,米不动,一分钟后,摸墙壁,我把她的手拿下来;一分钟后,玩手指,妈妈(火气渐消,理智回归,弄开她的手),“好好站着,不要玩手,妈妈这会在生气,你自己在这里待着,我也去冷静一下。”
妈妈转身离开去做其他的事,三分钟之后,理智归位,来到米身边,蹲下来,抱她入怀,“妈妈爱你,刚才妈妈在生气,可是这两天你这样的行为总是在发生,今天这样明显是故意的!你是家里的一员,要和大家一起保护这个家里的卫生,可以吗?”
米认真的点点头。
“下次咱们能做到的是吗?”
米点点头,脸上的小肉肉松下来,小手指指我们刚才来的路,“我真天(今天)躺地上啦,然后,然后,(一大口气,我以为她要哭发泄委屈)妈妈牵着我来闷边(门边),(沉思了会)来闷边散步!”
那一瞬间,妈妈愣住了,是的,妈妈的惩罚对于孩子来说,是家里的散步。而我,是不是哪里做错了,心中对自己体罚孩子的行为愧疚不已,“对不起宝贝,妈妈爱你,可是今天妈妈这样的做法不对。妈妈因为这个不恰当的行为向你道歉。”
感受到我的歉意,丫头抱紧我。休息片刻便拿着纸巾把家里收拾了,做的不如大人细致,不过,很认真。
自我反思:
事情过了两天,那句“妈妈牵我去门边散步”依旧如鲠在喉。我不禁反思,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出现叛逆的行为。
第一、孩子感觉,妈妈在,但是自己却没有被看见,妈妈只是在而已。
第二,妈妈的话语让孩子产生了挫败,妈妈用“总是”,“一直这样”类似的语言来说孩子行为的不恰当,无意的话语否定了孩子的努力。
第三,孩子的感受被忽略。孩子在提出妈妈不能玩手机以后没有得到准确的反馈,于是用这样的行为来刺激妈妈有强烈的反应,刷存在感。
改进:
1.和孩子在一起,规定一段时间的工作时间段,注意措辞。
2.删掉需要里面的消极否定。
3.情绪管理。意识到自己要生气发火的时候,控制呼吸,平静下来在处理事情。一定是,先处理情绪,在看待问题。
一米小剧场十月二日《妈妈牵我去门边散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