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和我最小的表妹一样大。
去年带着3岁的孩子回家,小表妹的反应惊讶到我了,只要舅舅转身出门,她就会表现得异常不安,哭着要找爸爸,走到哪里都需要爸爸抱在怀里,这么典型的“分离焦虑症”让我亲历了。
反观我儿子,我们要出去办事,只要告诉他一声,他就可以很坦然的接受分开这个事实,这不禁让舅舅纳闷,怎么一样大的孩子,差距这么大?
作为家长我们都明白,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气质,有些比较外向,有的比较内敛。遇到这样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估计是个大人都会比较头疼。
由这件事情也让我反思了自己在带孩子过程中,应对“分离焦虑”的可循办法,以下是我给的一些建议,说得不好的地方,欢迎大家拍砖。
第一、从小给足安全感。
在学步期,是孩子探索敏感期,他经常一转个弯,父母就不见了,这时候我的做法是主动走到他的视线里;再大一点了,开始鼓励他自己去探索,可以告诉他:“妈妈就在你的身后,你转过身来就可以看见我了,可以放心的去玩。”
给足孩子安全感,就是给了他们去探索世界的底气,让孩子意识到在安全的前提下去探索,他们才能做到心无旁骛。
第二、在分开之前,一定要提前说,让孩子有个心理适应的过程。
如果你有个聚会预计晚上要出门,那你在中午的时候就要告诉孩子,晚上的时候你需要离开,需要多久能回来,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
当真正出门的时候,要有一个告别仪式,告诉孩子,你什么时候能回来,如果孩子比较小,没有时间观念,你可以说:在你睡觉之前,妈妈回来给你讲故事。用孩子可以理解的事情来衡量远比具体几点到家更直观。
很多家长在孩子不注意的情况下,就直接出门了,这是一种非常不可取的做法,你想象一下,当孩子回头看不到你,他的内心是多么的焦虑?
第三、回来以后要强化概念,是真的回来了。
出门前已经说好的,什么时候能回来,回来以后就要把这件事情在孩子的感官上放大化,让他们相信你并没有食言,而是守信用的。
总体来说,这是一个建立在安全感之上不断重复的过程,坚持一段时间,直到孩子可以坦然的跟你分离。
这是自己亲历总结,你在这方面有什么好办法呢?欢迎你在评论区写下自己的看法,我们一起探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