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的时候,有的学生语文成绩很好,但是数学比较差。这时候学生会认为自己数学方面缺乏天赋,不适合学习数学,因此会停止在数学方面的努力,而把更多精力放到自己擅长的语文上去。还有另一些同学,会寻找方法,他们不认为自己的数学有问题,他们认为可能方法不对,通过努力,能够找到解决方案,进而提高数学成绩。
在工作中,有些人会认为自己的沟通能力很差,他们也会去学习沟通能力,但是如果遇到了问题,就会放弃,进而表现为不愿意沟通,转而做一些不用沟通的工作。另有一些人在沟通中遇到问题,他们认为沟通能力通过学习可以提高,在学习的过程中就算遇到了问题,他们也会认为可以克服和解决。
上面提到了这两种人的行为,源于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这两种思维模式,是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提出来的。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 在TED上做过一个演讲:《相信成长的力量》(The power of believing that you can improve)。
屏幕快照 2018-08-06 下午9.27.36.png
卡罗尔•德韦克还写了一本书,《终身成长》。这本书甚至得到了微软总裁比尔盖茨的推荐。
终身成长.png
如果你去到微软的缔造者比尔盖茨的博客,会看到一篇文章《信念成就你的目标》(What You Believe Affects What You Achieve)。这篇文章,是盖茨写给卡罗尔•德韦克的《终身成长》的书评。在书评中,盖茨先生高度赞扬了德韦克的研究成果,并声称这本书对自己以及自己的基金会同事有很大的帮助。
终身成长比尔盖茨.png
《终身成长》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固定型思维模式,什么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分析了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不同的思维模式?这些思维模式究竟是如何作用于我们的认知过程,我们的生活以及工作。在人际关系中,在运动员的培养过程中,甚至企业的运营过程中,这两种思维模式会起到怎样的作用。在每一章的最后,作者德韦克都会提供可操作的方法来帮助读者分析、并改善自己的思维模式。在最后一章,德韦克给我们提供了改变思维模式的路线图。让读者按图索骥,对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进行改造。
所谓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就是认为人的能力是天生的,固定的,无法改变;而成长型思维模式,则认为一切能力皆可习得,人可以通过学习而不断成长。
电影《阿甘正传》中的阿甘很笨,连话都说不清楚,但是通过努力成就了很多正常人都没有成就的事业。很多人不认可这种努力,觉得只有笨人才需要努力,聪明人做什么都可以一挥而就。这就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维模式。
上学的时候,老师会表扬那些学习好的学生,这些学习好的学生每天好像一直在玩,但是成绩很好,老师评价说成绩好的原因是因为脑子好。于是有些人会效仿,白天拼命玩不学习,晚上偷偷熬夜到很晚,就是为了让人看到自己也跟聪明人一样,不需要努力也能学好。这就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维”的人。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会认为,人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而努力,恰恰是没有能力的表现,不是有能力的人要做的事情,有能力的人自然都聪明,不用努力就会搞定一切。所以,他们会甚至不惜假装不努力来试图证明自己有能力很聪明。他们认为只有像阿甘这样的笨人,才会勤勤恳恳地努力去做事。
对于固定型思维的人来讲,他们会认为:既然人的能力是固定的,那么你要做的,就是证明你有能力。一旦证明了你有能力,你就会被人赞美,被人羡慕。因此,他们会热衷于一切可能的场合和机会去证明自己的聪明、正确和成功。
对于固定思维模式的人来讲,错误和失败是很可怕的事情。因为这证明了你没有能力,你很笨,你不能把事情做好。因此,当他们不确定一件事情是否能做好的时候,他们会选择逃避,也就是选择放弃努力。因为一旦失败,按照他们的逻辑,就等于自然而然证明自己没有能力,自己很傻。所以他们认为与其证明自己很傻,不如不去证明。
跟固定思维模式的人相比,还有一种人,叫做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他们相信人的能力可以通过学习提高,因此他们热衷于做的事情就是通过不断学习来实现不断成长。
当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遇到失败和错误的时候,他们会从失败和错误中学习进步,而不是像固定思维模式的人那样唯恐避之不及。要知道一个人在世上总会有失败和犯错的时候,接受失败和错误,实际上是最好的进步之路。
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讲,都经历过考试以后老师总结试卷。对于那些固定思维模式的学生,他们对待考试中的错题,采取避而不看的策略。他们会认为看不看也改变不了自己考试的分数,也就证明不了自己是否有能力。因为他们视答错为失败,所以回躲避失败,不愿正视自己的失败。对于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学生,他们会热衷于把做错的题搞对,因为你无法从正确的试题中学习,但是你可以从这些错误中学习和成长。下次考试的时候就不会犯类似错误。
对于在工作中遇到的错误,固定思维的人会认为这会向别人证明自己的愚蠢,他们会极力辩解,躲避错误,不愿意承担责任。他们不愿意去思考跟错误有关的任何问题,觉得这是一种耻辱。是对自己的否定。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则会承认自己的错误,然后从错误中获得经验。通过学习,可以保证下一次遇到类似的问题,能够避免错误,甚至把事情做得更漂亮。
固定思维模式的人也不是不努力,但是他们努力的方向,是证明自己的正确和聪明。一旦他们在努力过程中遇到了问题,他们立刻会停止努力。他们用于努力的精力,更多耗费在比较和证明,这对于成长毫无帮助,只是白白耗费掉精力。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努力的方向则完全不同。他们努力是为了把事情做得更好。每解决了一个问题,他们就会产生更多积极的动力,他们享受到成长带来的快乐。就算是遇到了问题和错误,也会把问题和错误当成进步的桥梁,他们无需证明自己的正确,全部的努力都专注于成长和进步,不浪费精力于证明和比较。所以错误对他们反而是个机会。不会因为错误而备受打击,不会因错误而停止努力。通过改正错误,获得进步。
那么,固定型思维模式是怎样形成的呢?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我们的受教育经历,从中能够发现固定型思维的形成轨迹。
小时候,当你作对了一件事情,或者完成了一个任务,父母可能会赞美你真聪明。老师可能会说,你的能力很强。当你犯错误的时候,父母可能会说,你怎么这么笨?老师则会转而表扬其他做题正确的人有能力,聪明。所以,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了这样一种理念:聪明是好的,笨是不好的,有能力是好的,没有能力是不好的。因此,从孩子开始,人们就希望通过做正确的事情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解出难题以证明自己的聪明。同时,我们拒绝错误和失败,因为错误和失败会证明自己很笨,没有能力。于是,从小就被培养成习惯于证明自己的固定思维中。老师们不会表扬一个做错题的孩子,也不会表扬一个犯错误的孩子。很少有人会赞扬一个人很努力,因为努力往往是笨的代名词,“笨鸟先飞”这个成语就是把笨跟努力联系在一起。而从小的教育都是认定聪明是好的,有能力是好的。只有笨人才会努力。因此,努力并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
你会在当今世界随处可以看到各种课程,都是什么1星期搞定写作,21天养成一个习惯,这些看上去好像不怎么用努力就能完成的任务。这些广告之所以有效,就是因为太多的人都是固定思维模式的人,他们认为搞定一件事,用的时间越短越好。因为努力总是笨办法,有更好的一星期就能搞定的好方法,是提供给那些聪明人,有能力的人的。
对于成长型思维的人,努力是自身成长的动力。因为一切皆可通过努力提高。努力变成了成长的推进剂。成长型思维的人有一个信念: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困难和错误,努力终会有收获,因此他们愿意持续的通过努力来提高自己。所以,想要给努力插上翅膀,让努力有持续的动力,就需要改变思维模式,成为成长型思维的人。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成长型思维的人呢?
德韦克在她的《终身成长》中,为我们设计了4个步骤来实现从固定型思维到成长型思维的转变。
第一步,接受现状。承认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
你会发现,承认自己是固定型思维模式本身,就是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才会有思维方式。如果有缺点,有问题,那么承认自己有问题恰恰就是成长型思维的人才会做的事,当你承认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就已经悄然向成长思维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因为固定思维的人,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问题,从固定思维模式来看,承认自己的问题,等于证明了自己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
承认自己是固定思维模式,等于为自己的改变找到了A点,也就是改变的起点。而我们要达到的B点,或者说是终点,则是转变为成长型思维模式。
第二步,观察自己。
观察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固定型思维模式,观察自己对于哪些事情,会用固定型思维模式去思考。比如会在怎样的情况下,会跟别人比较?当你发生比较的时候,你就在试图证明自己的好坏,聪明跟愚蠢,有能力和没能力。观察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我们的很多行为都是自动完成的,所以,固定型思维模式已经变成了我们“自动的”行为。所有的自动行为,都是潜移默化,难以观察和识别。想要观察自动行为,需要你锻炼一种能力,就是自我意识的能力。我们在一天的大多数时间,没有自我意识,只有自动完成。比如你早起洗脸刷牙吃饭上班,都是自动完成,几乎不需要什么思考。要想锻炼和提高自我意识,最好的方法就是练习冥想。
观察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发现自己的固定型思维的发生、发展的路径以及产生的影响。发现,是为了改变。当你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固定型思维的由来以及对你产生的影响,你就离B点,也就是你的目标-成长型思维更近了一步。发现了固定思维,就有了改变和努力的方向。
第三步,命名你的固定型思维。
命名固定型思维,看上去好像是一个没什么用处的步骤。其实不然。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里,每当孙悟空无法搞定一个妖怪的时候,就会去求救观世音菩萨或者其他的高人,想办法找到妖怪的名字。知道妖怪叫什么,就容易降服这个妖怪,而且屡试不爽。
给你的固定型思维起个名字,你就有了沟通和改变的对象。仿佛这个固定型思维模式是另一个需要改造的你,通过跟它不断对话来改变它。每当你发现自己用固定型思维去看问题,你就可以直呼其名,跟你的固定型思维进行对话。
另外,命名固定型思维本身,也是成长性思维模式的思考方法。当你给你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命名,就等于承认了你的固定型思维,而且还知道这个固定型思维叫什么。这等于向B点,也就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又近了一步。因为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不会承认自己是固定型思维模式。
第四步,教育自己。
你越是意识到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你就越容易发现它带给你的负面影响。实际上,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遇到问题和挫折,他是否是固定型思维模式没什么关系。如果每一次都能证明自己的正确,证明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的聪明,对于他的人生并无影响。但要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人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一旦遇到问题,固定型思维模式导致的问题就出现了。
当遇到挫折的时候,当有了压力的时候,当对自己失去信心,失去了努力的动力的时候,如何从负面影响中走出来?这时候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威力就能够体现出来。既然一切皆可习得,那么,所有的挫折都只是暂时的挫折,所有的错误都可以改,所有的失败都可以重头再来。当你进入固定型思维模式,成长型思维就像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它会告诉你,你可以的,你一定能行,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面对问题,努力向上。
总结一下德韦克的AB之旅,或者说从固定思维向成长思维的转变之旅。首先,你要接受你的固定思维模式,不要因为不好而厌恶它。然后弄明白究竟在怎样的情况下发生固定思维模式,以及为什么发生这种思维模式,再去发现这种模式带给你的是什么影响,用成长型思维模式去引导它,最后改变它。
德韦克的《终身成长》的精彩之处,并不是告诉我们,所有的人只要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就都能够成为爱因斯坦,成为老虎伍兹,成为迈克尔乔丹,成为乔布斯。她想告诉我们的是:人的能力是未知的,只要你拥有成长型的思维模式,通过你的努力和探索,就能够让你的能力不断提高,提高到你自己都无法预知的高度。错误和失败只不过是通向你成功之路的阶段性节点。乔丹并不知道自己一定会成为一个篮球名将,空中飞人这个名头,只是不断努力后的结果。爱因斯坦也不知道自己就一定能发现相对论,成为物理学泰斗,他只是在不断的学习研究和发现。终身学习,意味着终身成长。你的努力必将有所回报。改变思维模式,用成长型思维,给你的努力插上翅膀,让你的理想起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