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在很多年前买过两只基金,拿了大概大半年,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买过,也基本上没有关注过。
今天想分析一下基金,就选择了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股票,说是公用事业,买到却是新能源,典型的风格漂移的基金。
我惊讶的是他的换手率,这半年算是低的,可能与他选股有关系,买入的都是与新能源或者锂电有关的个股。
二期第二季度,规模急剧的上涨,这与该基金买入热门股有直接关系。
但是,申购很多,赎回率也很高。
之所以,提到这个还是因为07年基金火爆的时候,有的基金换手率高达1418%。
看到2007年的一篇文章,过去14年,时间变了,但是人性没有变。
文章有两段话令人唏嘘,摘要如下:
1.公募基金很难真正享有价值投资者的奢侈,而是需要承受较私募基金更大的压力。公募基金参加的可能是更接近于真实的棒球比赛: 市场会向你投球, 有好球, 有坏球,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在等到有本垒打的好球之前, 投资者就必须选择击球, 因为否则在下一个本垒打好球来临之前, 投资者已经‘出局’了。而我们知道在一个市场中, 长期而言最重要的是‘活着’: 不是曾经击出过、未来可能击出过多少个本垒打, 而是必须保留在比赛中。”
2.什么可以决定一个基金经理是“活着”还是“出局”呢?无疑是各种各样的考核和排名。而正如我们常常看到的那样, 这些考核和排名所给出的时间段是非常短的。为了考核和排名, 基金经理们不得不试图抓住每一个市场热点, 无论它有多么困难。
以上两点跟现在,跟年前基金火热的时候一样。
所不同的是,07年机构重仓股。很少有重叠,所以07年看起来全面牛市。
现在的情况是,基金抱团那几十只股票,所以有人叫这个是“结构性牛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