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踏枝·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预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鹊踏枝》是词牌名,一般描写缠绵悱恻的儿女情长。
槛(jiàn)菊:栏杆上的菊花。
兰泣露:露珠挂在花瓣上,好像兰花在哭泣。
罗幕:丝罗做的帷幕,借指室内。
朱户:朱红色的门户,指富贵人家。
凋碧树:使碧绿的树叶干枯凋零。
彩笺:彩色的信笺,用来写信。
尺素:汉代时用一尺高的白色生绢写信,也称尺书。
彩笺与尺素都是指书信。
山长水阔:山高水远。
栏杆上的菊花周围氤氲着一层薄雾,好像兰花在哭泣。夜凉如水,寒意透过罗幕向室内袭来。一双燕子飞去远方,闺中人多么羡慕它们能够成双成对。月光肆意洒落直到拂晓,哪里理会她的苦楚。
昨天夜里西风惨烈,绿树凋零。她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好想给心上人寄去书信。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心上人究竟身在何处?身在何处?
世相迷离,凡尘缭绕,缘深缘浅,聚散无由,极目远去,只有满目苍凉。
最柔情的人,总会为一朵花低眉,为一片云驻足,为一滴雨感动。
这个世上,不是只有烈酒才能醉人,不是只有热恋才会刻骨。
有时候,一份清淡,更能历久弥香;一段简约,足以维系一生。
词中的女子,一定是一个清澈明净的女子,淡泊平和、慈悲善良、安分守己的活着,只为了等待远方的归人。
人世苍茫,千年一晃而过,人类一直在重复相同的故事。
也许所有的悲剧,都是相爱容易相守难。
月盈月亏,见多了红尘路上的客来客往、生离死别。
人生若只如初见,该多好!
燕子双飞,斯人却顾影自怜。
都说人生何处不相逢?
可是山长水远,锦书难寄。
这相逢,却是遥遥无期.
词中的女子,当你看尽人间芳菲,看尽时光老去,你的故事会有结局吗?
当你独自登上高楼,只有无言、无尽的思念,却又无可奈何。
多么希望,你能安好。
只有安好,才有晴天。
晏殊的这首词,是他的得意之作,也是深秋怀人的佳作。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句词流传千古。你也许不知道晏殊,不知道《鹊踏枝》,但一定会对这句词有印象。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少年时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仁宗时官至宰相。他是北宋重要的词人,欧阳修、范仲淹都是其门下弟子。晏殊一生安逸富贵,他的词作以小令为主,雍容典雅,温润秀洁,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与欧阳修并称“晏欧”。
晏殊的《鹊踏枝》是一首双调小令。
双调,是一种填词的格式。由上下两片组成,专业术语叫‘上阙’和‘下阕’。上阙与下阕同调,共六十字,押四个仄声韵。
基本上,现代汉语里将第一声和第二声归于“平声”;第三声和第四声归于“仄声”。
小令是指篇幅短小的词,字数较少,通常六十字以内。
宋代是一个奇特的朝代,经济非常先进,但是军力羸弱,富而不强。
历史上混乱的朝代往往会出现很多追求内心的思想流派和文学创作。
比如,混乱的两晋,玄学之风大盛,名士只崇尚清谈学道。
比如,强敌环伺的两宋,婉约词蔚为大观,佳作频现,成为宋词的正宗。
唐诗与宋词,是中华传统文学的两大巅峰。
如果说唐诗像春花,繁华灿烂。那么宋词就像秋叶,厚重斑斓。
经历世事,渐渐懂得欣赏沉淀以后的美。
宋词,就像秋叶,历尽千帆,更有魅力。
非常非常喜欢宋词,深深的被这些瑰丽的词句折服。
词,其实是一种新体诗,句子有长短,便于歌唱。
词的起源非常早,它的产生与创作和音乐息息相关。可以说,词是一种音乐文学,每首词都有相应的配乐。
所以词在从前叫“曲子词”。
词所配合的音乐是宴乐,是北周和隋以来由西域胡乐与汉族里巷之曲融合而成的新型音乐,主要用于娱乐和宴会的演奏。宋人王灼《碧鸡漫志》里说:“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
词作为一种音乐文学,起源于南北朝,直到千年之后的今天,仍然有它独特的地位。
林夕与方文山,就是作现代歌词的大家。
词最初只流传在民间。
中唐时期,著名诗人白居易、刘禹锡等开始写词,将这一文体引入文坛。晚唐词人温庭筠和南唐词人李煜等词人的创作,为词体的成熟与基本风格的确立做出来重要贡献。
在宋代,词的创作极为盛行,产生了大批成就突出的词人。至此,词终于成为当时最为突出的文学体裁,代表宋代的最高文学成就。宋词成为古典文学的又一座巅峰。
宋词对于形式、用字、押韵等相当严谨,几乎是字字珠玑。
而宋人作词必讲究四个标准:“音律欲其协,不协则成长短之诗;下字欲其雅,不雅则近乎缠令之体;用字不可太露,露则直突无深长之味;发意不可太高,高则狂怪而失柔婉之意。”
词人要做一首几十字的小令,想必也煞费苦心吧。
“为词之始,必先由诗入门。”
作词的人,一定要先会作诗。
“诗词一理,然不工词者可以工诗,不工诗者,断不能工词也。”
所以,会作词的人一定会作诗;会作诗的人就不一定会作词。
宋词有两大流派:婉约派和豪放派。
“豪放”、“婉约”之说最早见于《诗于图谱》:“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辞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盖亦存乎 其人,如秦少游制多是婉约,苏子瞻制多是豪放。大抵词 以婉约为正。”
晚唐以后至五代时期形成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集》和南唐后主李煜为代表的香软词风,内容抒写离愁别绪、闺情绮怨,词风婉转含蓄,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相对于豪放派,婉约派是词作正宗。代表人物相当多,有柳永、晏殊、晏几道、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
苏东坡与辛弃疾是豪放派大家,有相当精彩的作品,日后为大家一一赏析。
读宋词总是一种享受,遣词造句恰到好处又旖旎清奇,音律和谐婉转。
捧一杯茶,读一首词,听一段乐,乃人生一大乐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