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这两首流传千古的唐时边塞诗,都是在赞颂一个骁勇善战,令敌军闻风丧胆的人物,他就是汉代名将,被誉为“飞将军”的李广。
“冯唐易老 李广难封”!
这是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名句,感慨像李广这样威名远扬,蜚声海内的一代名将时运不济,竟然一生都没有封侯列土,留给后世无尽的遗憾和感慨。
“李广为什么不能封侯”?这个千古疑问的背后,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原因?藏着什么样的隐情呢?
李广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李家世代为将,当年荆轲刺秦王失败后,奉命攻燕追获燕太子丹的秦国大将李信,就是他的祖先。
李广身材高大,孔武有力,两臂如猿,少时便能驰马如飞,加上李家世代相传的射箭之术,当时无人可以和他匹敌。以良家子弟应征入伍后,在与匈奴的战争中,杀死,俘虏了很多敌人,被任命为郎中,后又担任护卫皇帝的骑常侍,有一次力杀猛兽,汉文帝赞叹:凭你的勇武,如果生在高帝时期,封个万户侯也不在话下呀!
《史记》,《汉书》均载有李广的几个传奇故事 ,足以说明他的盖世神勇。
在上郡抗击匈奴时,一个被皇帝派到李广身边学习军事技术的宦官名中贵人,一次带着几十名骑兵外出,碰到三个匈奴人,本以为手到擒来,没想到三个匈奴人左右开弓,弦响人倒,顷刻间几十名汉军骑兵就被射杀殆尽,只有中贵人带着箭伤狼狈逃回,报告李广。李广说:“这一定是匈奴中最善于射箭的射雕手”,于是马上带人去追。追到后命士兵左右摆开,自己单人匹马与三个匈奴射雕手对射 ,射杀了两人,俘虏了一人。
在回营途中,突然遇到几千名匈奴骑兵。当时李广手下骑兵不足百人,实力太过悬殊,众人都惊恐万分,急欲策马奔逃,被李广制止,他说现在逃跑,几千名匈奴骑兵在后面追赶,箭如雨下,我们一个也活不了。但如果我们不动,匈奴人肯定以为我们是来诱敌的,必定不敢过来。于是命令士兵反而前进两里,并全部解鞍下马休息。匈奴人果然疑惑,不敢过来攻击,僵持到半夜时分,匈奴人悄悄退走,李广等人得以全身而退。
还有一次李广从雁门郡出击匈奴,被数倍于己的匈奴人包围,一番死拼后,李广因伤被俘。匈奴首领闻之大喜,令人一定要把活的送来。于是匈奴骑兵在两匹马之间用绳子结了一个网架,把李广放在上面。李广假装昏迷,当匈奴人放松警惕时,突然飞身跃起,一把将一个匈奴少年推落马下,顺势抢了他的弓箭,策马飞奔。匈奴人派了几百骑兵追赶,李广利用缴获的弓箭飞马回身,箭无虚发,射杀了许多匈奴骑兵,匈奴惊慑
中不敢再追,于是李广得以脱身。
李广武艺高强,英勇善战,有胆识谋略,在当时享有盛名。但总是无法因功封侯。他的堂弟李蔡,武艺、名声都不如他,却早已封侯拜相,位列三公。就连他手下很多军官士兵,也有很多已封侯,但李广总是阴差阳错,不能如愿。是真的时运不济,还是他自身的性格品质有着难以弥补的缺陷而造成的呢?
我分析有以下几点。
一,胸无大义 目光短浅
早在吴楚七国之乱时,李广就追随一代名将周亚夫南征讨贼,在昌邑城下,李广身先士卒,杀敌无数,率军大败吴楚联军,夺了他们的帅旗,威名震惊天下。日后论功行赏,封侯列土似乎指日可待。可就在这时,李广干了一件蠢事。
他私自接受了梁孝王的大将军印信。
梁孝王刘武,汉景帝的同母弟弟,因母亲窦太后的宠爱,景帝的怜惜,尊贵无人能及,地位在所有诸侯王之上,封在当时面积最大,最为富庶的梁国。但他自恃骄宠,不知满足。一直觊觎景帝之位,有非分之想。为此,他曾大肆扩充军队,锻造兵器,训练士卒,培养死士,为他不可告人的目的做着充分的准备。
他早闻李广之名,这次昌邑之战,又亲眼目睹了李广的英勇。心想如果日后能有此猛将相助,大业可成。虽然现在不能明目张胆地把李广收至麾下,但先给他许诺,奉上大将军印信,如果李广接受了,日后就能为他所用了。
于是他召来李广,一番赞许后,说他是将帅之才,理应统率千军万马,随即奉上大将军印信。
这时,李广应该严词拒绝。为将多年,他应该知道,梁孝王此举是僭越行为,因为只有皇帝才有权封赐大将军,授予印信,诸侯王根本没有这个资格。一旦接受, 就有谋反之嫌。
他更应知晓君臣大义,忠臣不能同事二主,不能有二心。虽然当时天下纷乱,战局未明,虽然刘武这个诸侯王的实力足够强大。但景帝犹在,大汉犹立,这是他唯一效忠的对象。这关系到是非黑白的大义,关系到为将者的人格品质。
但从一个区区骑都尉到统帅三军的大将军,这个诱惑实在太大……最终,权衡在李广心中的权益战胜了道义,他捧起了这个影响他一生祸福的印信。
这事后来被朝廷知悉,李广私受诸侯王印信,理应重罚,但因昌邑之战立有大功,功过相抵,不予责罚。就这样,李广原本触手可及的封侯列土的机会付诸东流。
但此事的影响远不止如此。
武将不忠,在权势利益面前没有君臣大义,这是大忌,这样无论你如何勇冠三军,在君王眼里也会处处提防,不堪大用了。汉景帝肯定会因为这件事对李广有所忌惮,并会嘱咐继承人,此人日后要小心提防,不可委以重任……。虽然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但从李广日后的遭遇来看,这次过失足以影响他的一生。
二 心胸狭窄 呲牙必报
《史记》和《汉书》都赞扬李广爱兵如子,与士卒同甘共苦。军中缺水时,但凡士兵有一人没喝到水,他滴水不沾;军中缺粮时,只有有一个士兵没有吃到饭,他粒米不进。
但有一件事,被史书所载,被天下人尽知,成为他永远的污点。
李广那次失败被俘,虽然逃回,但作战不利,损兵折将,按律当斩。用钱赎罪后成为平民,居住在终南山下蓝田一带。
有一天夜里,他带了一个随从到乡间饮酒,回来时经过霸陵亭。刚好霸陵亭尉喝醉了酒,就大声呵斥他们,并阻止他们通过。随从对霸陵尉说:“这是前任李将军”!霸陵亭尉酒在头上,哪管这些,依然呵斥道:“别说是前任李将军,就是现任李将军也不行”!于是将他们扣留在霸陵亭下一晚。
不久后,匈奴入侵,李广又被起用为右北平太守 ,率兵抵御匈奴。李广便请求带霸陵亭尉一起前去。但一到军中,立即斩杀了他,再上书向皇帝谢罪。
因大战当前,皇帝并没有怪罪他,反而致书让他放心打仗,不要把此事放在心上。但此事皇帝心中真的会没有芥蒂吗?你刚被启用,大敌当前,就因私人恩怨斩杀无罪军尉,不会影响士气吗?竟然还先斩后奏,实在是罔顾法纪,不过大敌当前,不便追究 ,但这样的人,以后还堪大用吗?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为将者心胸狭窄,呲牙必报为统兵之大忌。三国名将张飞就是这样被手下所害。
霸陵亭尉虽酒后口无遮拦,羞辱了李广,但并无杀身之罪。李广将其召至军中,公报私仇,予以斩杀,心胸实在是不够宽阔。
反观同代稍前的名将韩信,心胸与李广更是天差地别。
韩信在不得志时被一屠夫羞辱,从其胯下钻过,在当地成为笑谈。但韩信封王拜相,万人之上时,却并没有为难屠夫,反而举荐他为都尉。心胸度量,可见一斑。“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不也是应该的吗?
三 言而无信 杀害降虏
李广有次找到著名的望气家王朔,问自己久久不能封侯的原因。王朔回答,将军自己想一下,可有什么特别令自己悔恨的事吗?
李广长叹一声说:“我做陇西太守的时候,有一次羌人叛乱,我引诱他们投降,答应他们投降后既往不咎,但后来又把他们全部杀害了。这就是我最为悔恨的事”。
王朔点了点头,那就是了,作为将帅,没有比杀死已经投降的人罪过更大的了,这就是将军不能封侯的原因呀!
为将之道,信义犹重,理应一诺千金。诸葛亮七擒孟获,凭信义平定南中。晋时名将羊祜,在与吴国对峙的前线,依然能恪守道义,善待敌方军民,他死后 ,吴国军民也为之痛哭。这就是用信义不战而屈人之兵。
而出尔反尔,大肆杀俘的将帅,在历史上都没有好下场。秦国名将白起在长平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卒,天下震惊。但不久后战功累累的他就被秦王赐死。项羽曾在新安杀害二十万秦军降卒,虽勇猛无双,战无不胜,最后也落得身死国灭,还被人大卸八块。
作为军将,不能恪守诚信,严守道义,虽能以武力震慑敌人,却不能以恩德降服敌人,是不可能建立大的功勋的,这样看,李广不能封侯,不也是很正常的吗?
李广最后一次出征时是在汉武帝元狩四年,那时他已经六十多岁了。皇帝以他太老为由,不想让他去,经不住他反复上疏请求,才勉强答应了他,但私下嘱咐大将军卫青,李广年岁已高,且命运不好,不可委以重任,让他正面对敌。
在探明匈奴单于位置后,卫青把作为前将军的李广调到道路曲折,水草缺少的东路,迂回合围单于。李广反复力争无果,怒而出发,果然迷了路,没有按时赶到战场,再一次面临重罪处罚。
李广喟然长叹,我一生与匈奴大小交战七十多次,终于有了与单于正面交锋的机会,可大将军却把我调到东路,而且又迷了路,难道这不是天意吗?我老了,不想再遭受审问屈辱了。于是挥刀自刎 ,一代名将,竟以这样的方式,悲惨陨落。天下人都为之悲伤。
李广虽然尽其一生也未能列土封侯,但他的骁勇善战和传奇经历也足以让他名垂青史。细思一代名将因他的一些过失导致的一生的悲剧,还是让世世代代的人们为他扼腕叹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