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原因一直参与到敏捷或devops转型相关工作和过程改进,当向领导汇报计划或成果时,经常听到或遇到的关于度量的问题:
1、有没有度量方法、指标
2、有的话,我们是什么水平?能否有权威的评级?
3、没有的话,能否建立度量指标呢?建立后,建立升级、评分规则
19年以前,我作为实际项目推动者,对于评级一直抱有“拒绝”的态度,认为进行转型建设,都是为了提升研发效能,更好的完成任务,让团队成员更开心,按需选择有用的去做就行了。而且从敏捷精益的角度来说,更关注效率提升,而不是过程产出多少文件,为了合规或满足度量要求,肯定要浪费资源。再加上,一旦有指标,就紧跟着会有评级,不仅需要过程中做很多“留痕”的工作,更好为评级准备一堆的材料,太浪费时间。
19年前后开始牵头推动部分团队转型试点工作,经历了尝试按照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工作方法在某一团队推动改变,到为同步推动更多团队行动建立内部规范,再将内部成绩与外部规范对标进一步提升的曲折过程。
“If you can’t measure it, you can’t manage it.”
——管理学大师爱德华·戴明博士
多次本问及度量指标后,从“存在即合理”角度,有了一下2点新的认识:
1、度量指标服务目标,并不仅仅是为了汇报成果,更是为了让所有人能聚焦。因为不管多么细致的培训,也无法触达所有人,每个人角色不通过,对过程目标关注度也不同,所以需要一目了然的信号,指引方向。
比如招行北极星指标MAU,统一各业务条线目标,聚焦专注点,各部门可根据职能采取不同措施,比如增加丰富运营活动,提升平台用户体验等;敏捷中的leadtime,指导提高交付效率,进而引发团队思考如何提高,比如降低需求粒度、比如采用自动化工具等。
2、度量会影响行为,实践中如何度量,深入调查,选取、并建立适合自己的尺寸是实践中最珍贵。
既然有度量的存在,那么就会“上有对策,下有政策”。从成本角度,如果人工统计,就要额外浪费人力资源,如果要自动统计就需要上线一些自动化工具。从被度量人或团队角度,有度量就会有比较,如果和本团队历史数据比较,那倒是我们期望的,但免不了会和其他团队横向比较,就必然会带来“不正当”提升团队数据的行为,这是需要注意避免的。
比如当考核leadtime时,可降低需求粒度、采用自动化工具,也可能是与业务部分沟通,让其晚点提交需求直接降低系统统计时间。
所以从落地角度,对常遇到的问题思考如下:
1、能否不增加相关人的工作量情况下度量?
初期并不可行,如果想自动统计,不仅需要投入专门人员上线自动化工具,还需要研发团队学习新的工具方法,初期会有适用过程,短期可能反而降低了整体效率。同时为了对比数据,初期一定会人工统计一个数据作为基础,以便后续自动化统计的数据不断与其比较。
2、度量一定会考核吗?
如果有外部咨询师,对领导不断灌输指标是为了帮助改进,而不是为了考核,可能让领导不拿度量数据考核团队。但是,在成果汇报时,一定会提及度量数据,其实无形中就是对团队的压力,团队负责人会被影响,将压力传递到团队内部。
3、建立度量过程中指标数据已变化,没有基数,怎么让度量数据说明结果?
个人觉得这是怎么汇报工作的问题。第一想到的就是比较,比如和以前比,没有bug,比如和同业比,是别人bug率的50%,在比如找用户调研,调研数据反馈满意度提升或降低了20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