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目标:
1.孩子们能自觉留心身边的树叶,发现不同,认识独特。
2.打开想象,用诗意的文字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课前准备:
1. 教师:A4纸若干张、剪刀、一桶水、小夹子若干、细绳子。
2.学生提前准备各种不同形状的树叶。
3.带学生来到校园或操场,围圈而坐。
时长:45分钟
环节一:为叶取名(5分钟)
环节目标:收拢学生的注意力,打开想象力。
游戏引入:5分钟
教师行为:
游戏一:去往大自然的通行证。让学生举着自己收集的叶子,去到户外,围圈而坐。增加有仪式感。
拿出提前搜集的树叶,引导他们从树叶的颜色、形状、特点等方面取一个独特的名字。(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给出示范)
学生行为:学生举着树叶,围圈而坐。观察树叶,为树叶取名。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81191/accb446a44f6586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81191/500eed097987b6d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81191/9f5f6201c3002af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81191/79af15132b8ecd5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81191/89ef4b8fc73bf4ba.jpg)
环节二:察“叶”观色(10-15分钟)
环节目标:观察树叶的独特,发挥联想与想象
教师行为:
【看一看】教师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树叶,先观察,再与旁边的同学交换观察,并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可顺着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
学生行为:举手发言(学生从颜色、形状、完整度、脉络等方面分享)
【玩一玩】引导学生把树叶放在草地上、水里、抛一抛,也可以把树叶捏一捏、折一折、闻一闻,观察感受不同。
学生行为:玩树叶。
【说一说】分享自己的“树叶故事”
环节三:为叶赋诗(15-20分钟)
环节目标:总结梳理内容。完成一首小诗。
教师行为:
1.【出示例诗】《樟树叶》《树叶》,学生欣赏,从这两首诗中你读出了什么?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物的视角,人的视角发挥想象)
学生行为:学生读诗并交流
2.【创作小诗】
教师引导学生创作小诗,可以写在诗歌本上或树叶上。
小组合作完成树叶拼贴诗。把树叶剪成想要的形状 贴在纸上,并写诗。
3.【展示】学生将创作成果夹在绳子上进行展示。互相欣赏
环节四:课堂小结(3分钟)
1.其实,不仅是叶不同,世界万物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希望大家用不同的角度来欣赏美。
2.课后作业
哪一种树叶可以代表你自己,说说理由,在小组内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