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佛山南麓,有一处亭台,名叫“思亲亭”可供游人歇息纳凉,可很多人不知为什么在此修亭又为何唤作“思亲亭”?
思亲亭取名源于大舜所作的《思亲操》,
陟彼历山兮崔嵬(wéi),有鸟翔兮高飞。
瞻彼鸠兮徘徊,河水洋洋兮清泠。
深谷鸟鸣兮嘤嘤,设罥(juàn)张罝(jū)兮思我父母力耕。
日与月兮往如驰,父母远兮吾当安归?”
诗的大意是:登上那高高的历山啊,有鸟儿在空中飞翔。
看那鸟儿来去徘徊啊,听那河水洋洋流淌。
深谷的鸟儿在嘤嘤鸣叫,而我啊思念那辛苦耕种的爹娘。
时间一去不复返啊,父母在远处我又在何方?
读着《思亲操》,不由想起陈百强的歌曲《念亲恩》,
常在心里问何日报
亲恩应该报
应该惜取孝道
惟独我离别
无法慰亲旁
轻弹曲韵梦中送
长夜空虚枕冷夜半泣
遥路远碧海示我心
父母亲爱心
柔善像碧月
常在心里问何日报
父母的恩情,似海如山,“谁言寸草心,报的得三春晖”!
思亲亭于2014年三月开始建设,六月底完工。建筑整体古朴典雅,为六角歇山式仿古建筑,建筑面积47平方米,周边配套绿化500平方米,栽植各类常绿、色叶植物200余株。
思亲亭为上下两层结构,一层为《思亲操》大型浮雕,图文并茂,展现了舜耕于历山,高歌《思亲操》时,看到象耕凤舞、舐犊情深的景象;
二层为观景平台,可供游客凭栏远眺佛慧山、黄石崖等山体风景。
思亲亭匾额集自清代著名书法家、学者何绍基,楹联“热中号泣于旻天,孝思维则;诚意明命乎百姓,惇德允元”,由山东大学教授吉发涵撰文,当代著名书法家荆向海书写。
思亲亭吊顶与地面铺装采用了象征东夷文化的凤纹图案,连同楹联匾额的编撰很好的诠释了孝文化。
思亲亭周边绿化采用假山置石回填种植土的方式进行,以常绿树和春花、秋色叶树为主,打造四季不同的季相景观。
在周边环境建设时注重与自然山林的结合,使亭与山体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自然优美的景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