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是这篇小说的上部。小说的开头写道:我是鄂温克女人,是这个民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然后作者以回忆的形式叙述了“我”从出生到成年之前的生活。主要写了鄂温克人在森林中的日常生活,吃穿住行,生老病死等。
这群人世代生活在森林之中,到处迁徙,以性情温顺的驯鹿为伴。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很多孩子由于严寒致病而夭折。小说中的我在冬天出生,我的到来,族人们都很高兴。
我的父亲是林克,他是一个打猎高手,身体强壮有担当。母亲达玛拉能干,爱美,慈爱,和父亲很恩爱。我的姐姐叫列娜,我和她从小从母亲那里学活计。后来母亲生了弟弟鲁尼。尼都萨满是父亲的哥哥,我的伯父,他是乌力愣的族长。姑姑是伊芙琳。
我们住在希楞柱里。作者描述的希楞柱是这样的:
砍上二三十根的落叶松杆,锯成两人高的样子,剥了皮将一头削尖了,让尖头朝向天空,汇集在一起,松木杆的另一端则戳着地,均匀地散布开来,好像无数条跳舞的腿,形成一个大圆圈,外面苫上挡风御寒的围子,希楞柱就建成了。
弟弟鲁尼出生后,很是受宠,我和姐姐有了嫉妒心,背后叫父母的名字,不叫他们额尼和阿玛。看来少数民族也重男轻女。
乌力愣的成年男人身边都有女人,林克有达玛拉,哈谢有玛利亚,坤德有伊芙琳,伊万有娜杰什卡,只有尼都萨满是一个人。
尼都萨满作为族长,会跳神治病,我很崇拜他。
从姑姑的口中,我慢慢了解到了我们民族的历史。300多年前,俄国人侵入我们的领地,烧杀抢掠,祖先从左岸迁徙到右岸生活。
随后作者对族人进行一一描述。写了伊万与娜杰什卡的相爱经历。伊万个子矮,脸黑,手大有力气,他娶了俄国女人娜杰什卡。那时漠河开了金矿,有了妓院,娜杰什卡卖到妓院前,被伊万用皮张换回来之后,两人结婚。
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达西,他为了保护驯鹿,在与狼搏斗时,失去了一条腿,希望有个孙子能给他报仇,可儿媳不怀孕,后来儿子哈谢捉到一只猎鹰,他开始训练了这只鹰。
罗林斯基是俄国安达,安达就是商人的意思,他定期按他们迁徙时留下的记号找到他们,带上生活用品,与他们做交易。然后一起燃放篝火,跳舞庆祝。这时罗林斯基喜欢上了列娜。
10~11月打灰鼠的时候,母亲生下了一个女孩,但不到一天就夭折了。林克和尼都萨满打了起来之后,我和列娜怕父亲有危险,让尼都萨满给我们讲故事,列娜一夜没睡。第二天在迁徙的途中,列娜在睡梦中冻死。罗林斯基见不到列娜很悲伤,给她留了一面镜子就走了。
我长大了,身体流血了。我们喜欢喝白桦汁,剥下桦树皮,用来做盒子做桶,做桦皮船。我同父亲和弟弟乘坐桦树船一起去打堪达罕(一种动物)。
尼都萨满出去跳神,回来的时候带来两头驯鹿,它们得了瘟疫,我们的乌力愣死了不少驯鹿。林克把驯鹿隔离开来才保存了30多只。
一年冬天,他们频繁搬迁,狼也多了起来。达西带猎鹰去报仇,他和猎鹰都死了,萨满给他做了风葬,这时他的儿媳玛利亚怀孕。
春天驯鹿产仔成活率低,林克想换来几头健壮的公驯鹿,林克在途中被雷电击中去世。
达玛拉一天一天的老去,我和鲁尼渐渐长大。那年的冬天,我们的狩猎大丰收,驯鹿的队伍也扩大了,玛利亚还生了小达西。
尼都萨满向母亲示爱,他们两个产生了感情,但族规不允许他们这样做,他们都很痛苦。
上部的结尾作者留了一个悬念,作者写到:日本人来了,那一年,乌力楞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个是娜杰什卡带着两个孩子逃回了额尔古纳河左岸,把孤单的伊万推进了深渊。还有就是我嫁了一个男人,我的媒人是饥饿。上部结束。
上部中的林克勇敢又有智慧,却不幸去世;达玛拉勤劳又善良,她在失去丈夫后与尼都萨满爱而不得,日渐憔悴。
尼都萨满像神一样的存在,无私无畏地保护族人和驯鹿。沉默的外表下,带给人力量。
伊万侠肝义胆,对爱执着,不顾父亲反对,与左岸的娜杰什卡结婚。
达西和他的鹰杀死了狼,实现了夙愿。虽然以牺牲生命为代价,但死而无憾。
上部人物出场众多,但杂而不乱,铺陈有序,人物特色鲜明,栩栩如生,丰满立体,令人印象深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