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回家最舒服放松的姿势莫非“葛优躺”,然后开始刷微信、刷微博,刷着刷着手机就没电了,然后突然发现刷的过程除了时间没了并无快感。秉着阅读能治愈之精神,读了《精进》的第一章“时间之尺”。
这本书的每章结束都会留一些开放式的题目,花上几分钟阅读这十来道题目,如果下笔,我是写不出太多内容,这样估计也得不了什么分数。但是这也不是最重要的,第一章中关于时间之尺的阐述,倒是让我不得不审视自己的时间之尺都在丈量什么。
我怎么看待时间
时间对我来说似乎都是凭感觉,一阵快,一阵慢。读书时间慢,假期快,上班时间慢,周末快。对于时间管理这门课程,既不屑又排斥。所谓的时间管理是形而上学的东西,实质是为了管理而管理。
文章当中作者说“工作要快,生活要慢”,对比自身,好像我有点反过来了,工作上一个事情的完成速度随着对它的熟悉掌握反而越来越慢,就算到deadline,似乎都能有惊无险的平安渡过。长此以往的结果就是一天做完的事,一周都没做完,工作上的成就感就更加是谈不上的事情了。这么推理下来,我的工作时间管理存在问题。既然有病那就得治,适当的学习一点时间管理小技巧用于工作不失为一个正确的决定。
生活要慢,文章中作者引用时尚专家弗洛克《享乐主义手册》的几条:
找一把公园长椅,坐下来,观察生活
躺在吊床里看星星
散步,不要方向
在完全静寂中看一本书
在阳光下小睡片刻
在烛光中洗一次澡
睡到自然醒
说实话现阶段的我除了做到最后一条,其他都是久远或者都没想过的事情。现在想来,求学阶段,总有几个秋日的午后,和三五好友,在校园的一块草地聊着聊着就躺着晒太阳,躺着躺着就睡着了,睡着睡着觉得有点小冷,拍拍屁股上的草,起身说着笑着就走了。这样的场景想着都觉得美好。
时间的快与慢,确实需要平衡。这样舍弃功利的成就感应该能收获一些幸福感。
五年之后我在哪里
一件有趣的事:从小学到高中,每每开学,总喜欢写学习计划,然后郑重的贴在自己的课桌上。督促自己坚持了些时日,不知什么时候撕掉了,下学期总会再郑重的重新写一份。工作之后,有一样类似的事情叫做:年初计划和年终总结。可是对待这件事更多的是今年抄昨年,今日改昨日,一份汇报工作就新鲜出炉了。成人的世界里,不郑重的态度,或许也是感到危机感的原因吧。
对于时间的远期、近期没有规划感,谈未来五年于我而言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就好像,一个必答题,人人都答的很圆满,轮到自己的时候,不会答只能尴尬的笑笑。
我逼着自己去回答下五年之后的状态:我希望成为一个能教育好小孩的母亲,职场上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竞争力,生活中有一个比单纯的爱好拿的出手的特长,精神上依旧能有自由的思考能力和态度。这么一想,还真有些事情想做,想坚持了。
时间之尺下对经典的重拾
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人都在速食。我都忘了上一次读经典的时间了,更加忘记读经典时一遍又一遍重读好的句段总能一次又一次获得新体会的感觉了。
我以前不懂为什么读《霍乱时期的爱情》、读《飘》、读莎士比亚、读莫言,总能长时间的觉得精神与内心的富足,《精进》作者对经典进行了解读:一部经典作品必然包含了某种接近“事物本质”的东西,也就是某种根源性的东西,所以时间千殊百异的人、事、物,最后都可能和这个根源性的东西发生共振。那么当时内心富足也就是因为共振的关系吧。
所以我一边存着私心想让你看这篇文章,交流想法,一边又想劝诫你和自己,多去读读经典。
以上就是我阅读采铜《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第一章“时间之尺”的所思所想,就这么记录下来,当做一次读书笔记的完成倒是也不差。
以下是我的公众号名片:阿宝佳在等花开,欢迎认识一场哦!
你的时间之尺在丈量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