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国皇帝全传》
作者:善从
内容摘录:
十六国·夏
1、夏昌秦王赫连昌档案:
生卒年:? ~434年
父母:父,武烈帝赫连勃勃;母,不详
后妃:拓跋氏等
年号:承光
在位时间:公元425~428年
谥号:昌秦王
庙号:无
陵寝:不详
性格:急躁无谋,好勇轻敌
2、赫连昌是大夏皇帝赫连勃勃的第三个儿子,本来是没有机会继承皇位的,但是后来一系列的变故,最终促使他成为大夏王朝的第二个皇帝。
3、赫连勃勃称王后,把儿子赫连[插图]立为太子。公元417年,赫连勃勃攻取长安城。次年,他即皇帝位,并把长安设为南都,命太子赫连[插图]镇守,“领大将军,雍州牧、录南台尚书”。不过后来,赫连勃勃逐渐厌恶了赫连[插图],想废掉他另立酒泉公赫连伦为太子。赫连[插图]听闻消息后,决定先除掉威胁他太子之位的人,于是率兵把赫连伦杀了。太原公赫连昌听到太子叛乱的消息后,出兵袭杀了赫连[插图]。如此一来,赫连勃勃只有立赫连昌为太子。
4、公元425年八月,赫连勃勃病死,赫连昌继位,改元承光。由于他们兄弟之间为皇位继承所引起的内讧大大消耗了大夏的实力,再加上之前他的父亲赫连勃勃的残暴统治没有为大夏奠定坚实的基础,此时的大夏开始一步一步走向衰落。与此同时,北魏在拓跋焘的领导下越来越强大。
5、公元427年六月,拓跋焘践行了自己的诺言,再一次出兵征伐赫连昌。这一次,拓跋焘不再死攻统万城,而是采用了智取的计谋。本来他带来的兵有9万多,但快到统万城时,他就把大军埋伏在山谷之中,只派了少量的士兵到城下挑战。有勇无谋的赫连昌不辨真假,以为拓跋焘只带了少量的军队,好胜之心驱使他率3万多士兵出城,想一举把拓跋焘斩杀于城下。拓跋焘看着赫连昌领兵出城,心中十分欢喜,指挥军队把赫连昌引到他大军的埋伏处。北魏军杀声四起,而此时正好又狂风骤起,飞沙走石,赫连昌的军队惊恐万分,顷刻间溃败,赫连昌本人也仓皇逃往上(今甘肃天水)。就这样,拓跋焘轻而易举地攻下大夏都城统万城,夏的王公百官,后宫佳丽总共1万多人全都被北魏俘虏。公元428年一月,赫连昌攻北魏于安定,兵败被擒。
6、拓跋焘见到赫连昌仪容魁伟,精于骑射,于是就收降了他。在后来的岁月中,拓跋焘对赫连昌十分礼遇,不仅让其住在西宫,还把皇妹始平公主嫁给他,并封其为会稽公。拓跋寿对赫连昌也十分信任,平时他常常会叫赫连昌陪伴在他身旁,打猎的时候两个人甚至还会同骑一匹马。公元430年,赫连昌又被封为秦王。日子虽然过得比较舒适,但是赫连昌不甘就这样永远成为拓跋焘的“笼中鸟”。他时刻惦记着他那已经灭亡的国家,时刻也没忘记拓跋焘对他的灭国之恨。公元434年三月,借着一个机会,赫连昌逃出了平城,往西奔往故土,但是可怜的是,在逃亡过程中被拓跋焘部将所杀,葬处不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