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风流南宋》 第二章:繁华港湾之满船都是钱
艺凡:接前文,让我先看看海上和船上。
易中天:南宋高宗绍兴十三年(1143)十二月,有一艘泉州商船在海上沉没。然而朝廷得到的消息,却是有关部门没有过问,也不敢过问。
艺凡:为啥呢?
易中天:原因很简单:船上装载的是违禁品——铜钱。而且数量之巨,竟多达十万缗。相当于一亿枚铜钱。这么多的铜钱装在船上当然很重,又因为是走私,只能晚上出海。再加上风高浪急,便沉了。、
艺凡:这就有了三个问题:铜钱为什么是违禁品?都是什么人在走私?合法贸易的商品又有哪些?
易中天:那就先说铜钱。铜钱原本是中国人日常买卖的通用货币。所以,海外贸易使用铜钱也很正常。再加上当时的中国实力雄厚,方方面面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政府和商人也信誉不错,让许多对华贸易国十分放心。于是,他们便纷纷要求使用大宋铜钱,甚至只肯用大宋铜钱结算。
艺凡:结果是什么呢?
易中天:宋代铜钱的地位相当于现在的美元。
艺凡:那不错啊。
易中天:但流向国外的铜钱越多,留在国内的就越少。结果,大宋自己没钱用了。政府只好进行货币管制,禁止铜钱出口。铜钱流失的另一个原因在银价。比方说,南宋理宗时期国内白银曾贵到每两值三千五百文,海外却只卖一千。也就是说,只要出资一千,就能净赚两千五。即便国内银价最低的绍兴三年,也都有一千二百文的利润。这样的诱惑请问谁能顶得住?东南沿海的居民简直只用倒卖白银就够了。
艺凡:有需求就有市场,禁止出口那就走私。那么走私的是什么人?
易中天:三种。第一等是宗室、官员和将领。他们凭借特权强行闯关。第二等是土豪富商。他们财大气粗出手阔绰,可以上下打点买通卖通。第三等是市井小民,只能凑些小本钱交给前面两种人经营,所得仍然可观。当然,如果船沉了,便只能自认倒霉。
其实,正规的海外贸易也由这三种人进行,同一条船上则有不同的等级。最高一级叫纲首、副纲首和杂事,相当于船长、大副和二副。他们往往由巨商或船主担任,市舶司也赋予其政治特权,能够处理突发事件,包括处分客死他乡者的财产。毫无疑问,他们是获利最多的经营者。
搭乘商船的则是林林总总的商人。他们在船内可以分到大小不一的货舱,用来储藏来回倒卖的货物。货舱同时也是客舱,晚上就睡在货物上面。赚多赚少,全凭运气。不过他们的关税税率比纲首等高级船员低,因此这些货主或者乘客便构成商船上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
第三种人是船员,包括技师和水手。他们没有工资却有舱位。也就是说,这些负责航行的船员也是商人,随身携带的货物也可以交易,所得利润即为劳动报酬,而且在通关时依法免税,但船员的货物不得超过总量的20%。这种“以舱代薪”的制度将船员的利益跟商船捆绑在一起,既保证了全船成员的同心同德,又节约成本,堪称高明。
艺凡:两宋海上贸易繁荣,不是没有道理的。
易中天:合法运载的货物,则中外不一。大体上说,国外进口的主要是奢侈品和原材料,比如象牙和香料;出口则多为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之制成品,比如丝绸和瓷器,所以“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陶瓷之路”或“香料之路”等等。
艺凡:大宋的铜钱,应该有不少是这些香料换走的。
易中天:将两宋时期的海洋贸易通道称为“陶瓷之路”同样很有道理。这不仅因为考古发现证明,宋代那些精美的瓷器走得跟铜钱一样远,更因为瓷器与丝绸正是海陆两条商路的区别所在。说得明白一点,就是陆路不可能运瓷器——瓷器太重还容易被打碎。贩运丝绸,才是性价比最好的。顺便说一句,在罗马帝国,中国丝绸与黄金等值。
海运就不一样了,完全可以运瓷器。再加上两宋瓷器的工艺水平举世无双,当然在世界各国大受欢迎。在伊斯坦布尔或者沙捞越的博物馆里,我们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韩国出土的宋代瓷器,更是几乎囊括了那时所有的名窑制成品,让人叹为观止。
艺凡:这可堪称“满船都是钱”。
易中天:南宋当局显然明白这一点。正如前面所说,两宋的开销极大。养官员,养军队,花钱如流水,契丹人、女真人和蒙古人那里也都要给钱,却居然没弄得山穷水尽,中国和外国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蒲寿庚其实功不可没。难怪蒙古人在灭宋之前要攻打日本了。原因之一,恐怕就是要彻底摧毁杭州政府的海外供血系统。这个系统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间,像管道输送石油一样,源源不断地为南宋带来财富和荣耀。不切断这根血管,宋就不会亡。
艺凡:那么,南宋的海外供血系统又是怎样的呢?
易中天:且听下回分解,外贸季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