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斯瓦米·拉玛
第四章 冥想、意念、曼陀罗
☞从一位真正的老师那里得到某种曼陀罗的传授,就仿佛从药师那里得到了针对自己的处方一样。
☞试图在冥想中对意识进行管控是徒劳的,那只会让你产生挫败感。意念会反抗对它的任何控制。
☞最好的办法是:在关于冥想应该是怎样的或希望达到什么目标的问题上,不要给自己任何压力。
☞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你越是减少与自己的对抗和压迫,就越容易放松和安静下来,而真正的冥想进步就会在这个层面体现。
☞大脑的本性就是:不断地变化,不断地处理记忆、进行联想并接受新的信息。
☞我们的目的不是清空大脑,而是赋予意念一个焦点,让它安静下来。
☞在大部分的冥想体系中,一个词、一组短语、某个声音或符号都可以用来将意识集中在一点。
☞ 专注对冥想来说非常重要。
☞ 专注的意思是你在保持警觉的同时又是放松的。
☞曼陀罗包括了各种声音、音节和词汇。同一个曼陀罗,对不同的人会起到不同的作用。它的效果经由冥想者产生的内在感觉所传达。
☞并不是所有的曼陀罗都能够与呼吸相结合。它们中的一些甚至会引起呼吸上的抽动,或产生某种破坏肺部活动的节奏,进而损害心脏和大脑。因此,不要让曼陀罗去配合呼吸。可以与呼吸相吻合的曼陀罗有:“So Hum”[插图]、“Om”和“Omkar”[插图],但其他曼陀罗都不能与呼吸相应。
☞ 只有经验丰富、能力卓越的老师才能够教授曼陀罗,使用书籍来学习曼陀罗不会有任何帮助。
☞只有受过正宗、传统和完整培养的老师,才懂得如何传达并正确使用某个曼陀罗。
☞曼陀罗是一个强大的工具,一种持续的祷告。持续的祷告会带来意识,而持续的意识则会带来自我认知。
☞曼陀罗的作用其实是在更深的层面上的。它的作用来自它振动的特质和声音,而不是字面所表达的含义
☞冥想的目的却不是让大脑使用分析能力去理解语言的含义。它指向的是更深层次的自我体认。
☞ 所有的声音都有专属的特性。有些令人心神宁静,有些又活力十足。而那些被我们称之为曼陀罗的声音,则帮助我们集中意念,达到远远超过思考的体验深度。
☞曼陀罗只能用意念来倾听,不能大声重复,不要使用嘴或其他器官发音。
☞当曼陀罗不断地自我重复时,你会发现意念分神的频率越来越低。
☞冥想的目的不是为了组织特定种类的想法进入意念。如果这些念头出现,只要注意到它们的存在就可以了,无须纠缠不休地进行强化。
☞So Hum”不属于任何宗教,它是一种纯粹的技巧,帮助你的大脑安静、集中。
☞一旦开始注意饮食,关注呼吸状态及时刻觉察意识受到的影响,你就能让心理和身体都安定下来,意念混乱和分神的频率也会逐渐降低。
☞ 冥想的实际操作很简单:静坐,将呼吸调整均匀,让意念平息下来;关注身体内部默念的曼陀罗,当意识游离的时候将它带回。
☞ 随着冥想的进步,你只会获得稳定和静谧的感受。冥想不需要超乎寻常的现象。
☞ 一般而言,愉悦、幸福的感觉基本不会带来问题,而负面的情绪和欲望则会占据你的注意力,让大脑不断进行思考。
☞ 你开始感受到,自己的各种念头和对它们的觉察,造成了你内在的平静或混乱。你会越来越明显地意识到,哪些体验有助于冥想,哪些又会给冥想带来困扰。这开启了觉察和心理发展的新领域。你会把这些经验运用到生活中:不再总是给意识添加不快,或是白白浪费精力。对于冥想的预备而言,保持平静与和谐是非常宝贵的。
☞就某种意义上来说,无论是在大脑的有意识层面还是无意识层面,冥想者都是一个内在的探险者和观察者。
☞冥想者探索内在,提升自己的内在智慧用以抵抗外部世界。冥想能帮助我们理解意念的所有功能:记忆、专注、情绪、推理、直觉。练习者会开始懂得如何协调、平衡和提高这些能力,并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限。冥想让我们超越日常状态的意念,达到意识的最高境界。
![](https://img.haomeiwen.com/i25202417/64f5cc67a4d665b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