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认知觉醒》读书笔记(二)

《认知觉醒》读书笔记(二)

作者: 静心怡然 | 来源:发表于2024-06-23 15:59 被阅读0次

今天继续阅读《认知觉醒》这本书。这本书第二章的主题是:潜意识——生命留给我们的彩蛋。好有趣的比喻。

本章包括两节内容,第一节 模糊:人生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第二节 感性:顶级的成长竟然是“凭感觉”。

在作者看来,人生就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模糊,正是人生困扰之源,谁的模糊越严重,谁就越混沌;谁的模糊越轻微,谁就越清晰。生活中我们比拼的不仅仅是成长的速度,还有成长的模式。在这条赛道上,领先的群体都有意无意地做着同一件事:消除认知、情绪和行动上的模糊。

学习知识能消除认知模糊。因为人的认知能力需要从零开始积累,而潜意识却一直存在,所以我们需要终身学习,因为掌握的工具越多,认知能力越强,消除模糊的能力就越强。学习知识的目的是“消除模糊”,而获取知识的方法也是“消除模糊”,目的和方法相统一,这几乎成了这个世界上所有能人共同遵守的学习法则。

拆解我们的烦恼,就能消除情绪的模糊。认知模糊来自内部,而情绪模糊来自外界。人们每天都会面临各种烦恼,但多数人习惯被动承受,少有人乐于主动面对。然而回避痛苦并不会使痛苦消失,反而会使其转入潜意识变成模糊的感觉。而具体事件一旦变模糊,其边界就会无限扩大,原本并不困难的小事,也会在模糊的潜意识里变得难以解决。

因此要想不受其困扰,唯一的办法就是正视它,看清它,拆解它,化解它,不给它进入潜意识的机会,不给它变模糊的机会,即使已经进入潜意识,也要想办法把它挖出来。一旦把它看得清清楚楚,情绪就会慢慢地从潜意识中消散,生活将会舒畅无比。

里清外明,也就是避免选择的模糊,就能消除行动的模糊。认知清晰,情绪平和,最终还要行动坚定。行动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是选择模糊。所谓选择模糊,就是我们在面对众多可能性时无法做出清晰、明确的选择。也就是说,当我们没有足够清晰的指令或者目标时,就很容易选择享乐,放弃那些本该坚持但比较费脑的选项。

因此,在现代生活中,要想让自己更胜一筹,就必须学会花费更多的脑力和心力去思考如何拥有足够清晰的目标。我们要把目标和过程细化、具体化,在诸多可能性中建立一条单行通道,让自己始终处于“没得选”的状态。

人的认知能力需要从零开始积累,而潜意识却一直存在,所以我们需要终身学习,因为掌握的工具越多,认知能力越强,消除模糊的能力就越强。

潜意识没有思维,只关心眼前的事物,喜欢即刻、确定、简单、舒适,这是属于天性的部分,同时,它处理信息的速度又极快,能极其敏锐地感知很多不易觉察的信息,这是属于感性的部分。而意识,即我们的理性思考,处理信息的速度、能力,与潜意识有着天壤之别。因为人类处理各种信息的速度不对等,意识很难介入潜意识,而潜意识却能轻易左右意识,所以人们总是做着自己不理解的事。 比如明明想去学习,却转身拿起了手机。明明知道有些担忧毫无意义,却总是忍不住陷入焦虑等等。

因为潜意识所具有的感性特征,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顶级的成长是“凭感觉”,作者有很多例子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有的时候我们的直觉其实体现了我们的潜意识,甚至比我们的理智更加准确,只要我们留心。

我们可以凭感觉去学习,因为它能帮我们感知真正适合自己并需要的东西。我们学习上的舒适区和困难区是两个极端,而感性可以帮我们找到并处于学习的“拉伸区”,也就是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的那个地方。

我们还可以凭感觉寻找人生的目标,在作者的眼里,目标是存放我们热情和精力的地方,这个看法多么形象。真正的觉醒者总会有意无意地用感知力来代替思考力,这种感知力其实就是潜意识,就是直觉。书中有这样的建议:我们小事听从自己的大脑,大事要听从自己的内心,这个内心就是指我们感性的认知。

怎样去捕捉这种感性呢?

最触动自己的。关注那些最触动自己的点:让你眼前一亮、心中泛起波澜的人和事,脑中灵光乍现的想法,遭遇的痛苦,等等。

总是让自己提到的。平时脑子里总是不自觉地跳出来的某些重复念头,或是心里总是挥之不去的事,这些通常都是我们心中最放不下的,是情绪波动的源头。

无意识的第一反应。关注自己第一次见到某个人、第一次走进某个房间、第一次做某件事时,心中出现的瞬间反应或第一个念头。

梦境。梦境是潜意识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它可能是内心真实想法的展示,也可能是灵感的启发。

自己身体的感觉。身体不会说话,却是最诚实的。无论生理还是心理上的不适,都会通过身体如实地反映出来,记得多关注这些反馈。以及自己的直觉,这些都可以带给我们感性的认知。

认知觉醒,果然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大脑,认识自己的潜意识。

总之,学习知识的目的,和获取知识的方法都是“消除模糊”。真正的困难总比想象的要小很多,有时候拖延、纠结、畏惧、害怕的根本原因,往往不是事情本身有多难,而是内心的想法变得模糊。人生就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要多去分析反思,行动践行。越清晰地认识自己,越能解决问题的本质。理性思考固然重要,但有时要捕捉感性,用感知力替代思考力,清晰自己的热爱和目标,寻找自己的人生使命,并为此努力。

相关文章

  • 读书小结

    时间4.1-4.10读完《认知的觉醒》《活着》《父母的语言》《被讨厌的勇气》。 只有《认知的觉醒》写了读书笔记,其...

  • 《认知觉醒》读书笔记二

    逐步走进《认知觉醒》这本书,知识源源不断地进入大脑,让我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原来看手机中博主提出学习的干货,在这本...

  •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源动力

    什么是真的正认知觉醒? 认知觉醒这四个字的含义,我们可以分别将其拆解为两个词语,一是认知,二是觉醒。 认知,即是我...

  • 读书笔记二:认知觉醒—提高元认知

    如何提升元认知的三个方法: ①通过冥想,练习注意力,使元认知能力逐渐提升。 柏拉图曾把我们脑海里的思绪比喻为飞来飞...

  • 《认知觉醒》读书笔记之二

    Chapter 3-5 1. 成长就是为了主动控制。高尔基说: 每一次克制自己,就意味着比以前更强大。 【克制玩手...

  • 《认知觉醒》打通了我的任督二脉

    从《认知觉醒》一路追到《认知驱动》,周老师书里的观点深深触动了我,仿佛自己打通了任督二脉。 《认知觉醒》告诉了我们...

  • 元认知能力原来竟是觉察力和自控力的组合

    100/365《认知觉醒》读书笔记 自控力:我们生而为人就是为了成为思维舵手。 元认知能力就是觉察力和自控力的组合...

  • 认知觉醒》读书笔记二——关于大脑

    这一节,作者以科学的角度分析人对事、物产生的认知和做出的反应。作者认为人有三重大脑,分别是: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

  • 突破认知,跟意志力说再见!

    最近一直在看《认知觉醒》这本书,看完早起这个文章之后,终于打通了认知觉醒的任督二脉。打破你的认知,让意志力从你的字...

  • 《文案觉醒》读书笔记:认知

    一气呵成地读完了《文案觉醒》,与作者进行了一场愉悦的新媒体对话,佩服作者对新媒体的高度认知,格局之宏大非一般人士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觉醒》读书笔记(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chl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