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CG爱译鸭的《Maya电影级灯光渲染进阶教程》,收获颇丰,笔记如下
一、什么是光
光通常是指人类眼睛可以看见的电磁波。可见光只是电磁波谱上的某一段频谱,一般是定义为波长介于400nm至700nm之间的电磁波。
![](https://img.haomeiwen.com/i689667/a4e7c65b96163943.png)
二、光对物体的作用
光对物体产生三种作用,分别是吸收、反射、折射。比如说我们看到了一个红苹果,苹果吸收了橙黄绿蓝靛紫,只反射出红色,所以我们觉得苹果是红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689667/5beac4e2fbb40859.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689667/e0384fb80a4761f0.png)
三、光的表现
在摄影或影视中,光不仅仅是用来照明的,最主要的是要营造某种氛围。光通过角度、亮度、颜色、阴影颜色、阴影锐利情况、画面整体对比度来表现不同的情况。如早晨、中午、黄昏、阴天、晴天、寒冷、炎热等,也比如表现正义、邪恶、温馨、可怖等。
四、构图的重要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689667/2fb4b385de3e2773.png)
上图中,即使画面中有商铺、地面、消防栓、空调外机、机器人、维修梯子等,同时也有光的细节,但是整体感觉还是比较平面,缺乏纵深感、空间感。这种情况下需要加入一定的构图技巧来改善画面。
通常情况下我们通过添加近景、远景来增加画面纵深感、空间感。同时通过调节主角在画面中的位置(1/3构图)来调节整体协调感。如下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689667/17dad31abe9945b3.png)
1、远景、中景、近景
第一眼看到上图,我们的焦点就聚集到机器人身上,尽管他没有颜色或材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前景的树叶黑乎乎的,它只是点缀,用来营造纵深感,并没有喧宾夺主,同时后景也是黑乎乎、雾蒙蒙,起到同样的作用。如下图更具代表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689667/2dfa2a44affc709a.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689667/2241585c9d0e57c5.png)
2、1/3构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689667/17bf207373ca8ce1.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689667/5882a735be91c642.png)
观察上图,第一张图我们明显可以看出来是蜘蛛侠面对着镜子,他似乎在思考,让观众可以感受到他接下来任务的重要性,或者内心的挣扎,给人一种联想。而第二张图在思维上给观众的感觉太平,没有引发更多的联想或者共鸣,就像一张证件照、微信头像。
再看下边的例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689667/b43357ad98b539fc.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689667/39686b6a827c55c7.png)
第一张图中,我们第一眼看到的是被石化的主角,然后视线会跟着手的方向左移,夕阳下,残破的家园、被石化的老乡,远处的废墟,让观众感动同情和悲痛。而强行把角色移动到中间位置后,我们看大被石化的主角,联想不会太丰富,引起不了太多共鸣。
再看以下例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689667/cdb2ff0430d373f4.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689667/2df6242fb23b7ec6.png)
两张图片对比,表述性不言而喻。
综上所述,我觉得三分之一构图可以讲述更多的故事,引导观众的更多遐想。
3、中间构图(对称构图)
也不是说所有情况都采用三分之一构图,在办正经事或者表达庄严、肃穆时采用中间构图,如下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689667/4e44681af0ac5cfc.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689667/afd652558f152b49.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689667/9aa199fb66ce6573.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