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书作家文学梦风云汇萃
甘肃博物馆的珍藏“铜奔马”                  

甘肃博物馆的珍藏“铜奔马”                  

作者: 郭艳 | 来源:发表于2024-07-31 11:14 被阅读0次

          青铜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自夏商开始,青铜器就以其精美的造型和工艺在历史的进程中留下其举足轻重的足迹。我们在历史书中所熟知的“后母戊鼎”、“四羊方尊”现在都珍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内。还有教科书中提到的“马踏飞燕”,其真品就藏于甘肃省博物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这次大西北之行在小曹同学的强烈推荐之下,我们决定参观甘肃省博物馆,想要一睹“马踏飞燕”的真容。

    甘肃省博物馆

          早晨8点我们就来到了甘肃省博物馆门口,本想着来早一点可以不用排队,没想我们到时,放眼望去,竟然见到近百米的长队延伸向前——大部分都是孩子,不管孩子们是出于对历史的喜爱或亦是单纯的参观,都应给孩子对知识的渴求予以肯定和赞扬。

          我们随着人流排队时,小曹同学便兴致勃勃地讲起了“马踏飞燕”的更名史,直到这时我才知道原来以前一直提的“马踏飞燕”已经被重新命名为“铜奔马”。此前铜奔马因郭沫若将其命名为“马踏飞燕”而家喻户晓,据说郭老当时正是联想到李白的诗句“回头笑紫燕”,遂一锤定音。然而,后来有学者提出,马蹄下所踏可能是鹰而非燕子,因为这只鸟的尾羽并未像燕子那样呈剪刀状,此外鹰的体型更大、速度更快,更能体现骏马奔跑的速度。因为确实没法证明马蹄下究竟是什么,遂以“铜奔马”命名。

        我们此行的目标很明确,进馆后便直奔青铜器展厅,想看看这只丑萌的文物究竟有何魅力。展示厅被游客围得水泄不通,我本想靠近一点,竟然被人流挤到了外围,只能默默地看着不停拍照的人群,羡慕地听着大家的惊讶和赞许。突然,前面熟悉的身影在向我招手——小曹同学将我从缝隙中把拉了进来,这才能如此近距离的看到了这个好似咧嘴大笑的腾空而飞的骏马,它昂首嘶鸣,疾足奔驰,展示了一种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就如同彼时如日中天的大汉王朝般勇武豪迈、昂扬向上的国家气魄。贴着玻璃窗挪步到马的正面,我才明白为什么课本中以“铜奔马”的侧面相视人——这匹骏马正面看去与其威严的侧身不同,歪头咧嘴,尽显滑稽和丑萌,也许是因为它四肢腾飞,快速奔跑,让它的面容看起来有些许扭曲,且从正面只能看到三条腿在飞奔,后面一条腿就像失去了联系。这种造型少了些许了酷帅感而多了些许滑稽感,活脱脱像一个铜绿色的老顽童,让人见了不由会心一笑。

    铜奔马侧面 铜奔马正面

          斗转星移,历经两千年的时光,“铜奔马”的色彩随着青铜表面的锈蚀而逐渐脱落,化身为一匹“绿马”。色彩的脱落会让它失去其本身的光鲜亮丽,但马在中国丝路发展的历史上却永远不会褪去它的光芒。

          《汉书·礼乐志》中《天马歌》的起首几句云:“太一况,天马下。沾赤汗,沫流赭。”此诗就是歌颂当时出自西域的天马。汉代开拓疆域,通西域,设河西四郡,马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古代常被各路王侯贵族追捧的汗血宝马也来自西域。为抵御匈奴骑兵进犯,汉武帝两次派兵西征,引进大宛汗血宝马,使汉代畜马业和骑兵势力得到长足发展。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及铜车马仪仗队,可谓这一历史发展之见证。

    天马西来

          甘肃处于丝绸之路的东段,是古代中国通向西方的门户。在这里,东西方的生活方式不断融合,文化交流也不断加强。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延伸,这片土地上诞生丰富的文化遗产以及艺术珍品。在这片土地上各民族文化水乳交融,让河西走廊和甘肃成为了丝绸之路上一颗耀眼、历经千年不失光芒的璀璨明珠。

    这里再给大家一些提示:

        博物馆可以让你充分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文物古迹,但一定要提前预约并准备充足的时间去参观。

          博物馆内外都有文创商店,铜奔马的文创丑萌丑萌的,憨态可掬。

    铜奔马文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甘肃博物馆的珍藏“铜奔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cnw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