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先生外婆家——溪口葛竹古村
我三天前写的《家乡的小山村之一》,说的奉化溪口镇岩头村是蒋经国先生的外婆家,现在说的这个葛竹古村是蒋介石先生的外婆家。曾经说过,名人的外婆家肯定也出名,名人效应嘛,溪口镇葛竹村被入选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市政府也投入了好多钱,改变村容村貌,以发展乡村旅游,促进经济发展。
葛竹村坐落在四明山主脉南麓的西晦溪谷地上,地理位置偏僻,为宁波的最西边。从市区到溪口西走高速,约五十公里。从溪口镇西行,约三十公里坡度不大的曲折的山路后,隔溪就是葛竹村了。那是一条大溪,溪水从村前潺潺东流,是奉化江的发源地。一座大桥跨越大溪通向村庄。因是开阔的谷地,那里相对较平坦。以王姓为主,王羲之的曾祖父居然就是王采玉(蒋介石先生母亲)前四十四世曾祖父。
葛竹村至今还遗存着蒋介石及家人的多处遗迹。1930年,蒋介石分别为其外公、外婆重修的坟墓,墓前有他和宋美龄的题款;1932年,为报答葛竹外婆家王氏众亲对他们孤儿寡母的无私照应,蒋在他少年读书地“溯源堂”一旁,出资兴建了武岭学校葛竹分校,并自兼校长,王家子弟皆可免费入学。
葛竹村的建筑年代具有连续性,呈多样化,自清中期至民国末期,二百年间,各个时期的建筑都有遗存。在不到一平方公里的村落里,葛竹既有传承远古建筑功能的黄泥墙大屋,又有其子民从商发迹后建造的具有浙东传统风格三合大院,还有近代村人外出从政起家后构筑的中西合璧民国洋房。三者皆存量丰富,一批建于清代的泥墙大屋,历经一二百年风雨,却保存整体完好。有别于北方广大地区的四合院,葛竹等浙东山区所建的三合院更适合人类居住。以王震南故居为代表的民国时期府第建筑,改良传统三合院风格,显露出与欧洲风格融合的色彩。
全村常住的约二百户人家,五百人口,现今,没有了学校,所以大多移居到镇、市。但葛竹古村的民居内,仍有很多坚守淡泊与闲散生活的人们。
大溪对面的小村庄 村口有景点指示牌 维修一新的王氏宗祠 特有的黄泥墙 黄泥墙 王世和(1899-1960),蒋介石母亲堂弟的孙子,也蒋的侄子。黄埔军校第一期步科毕业。蒋介石的第一任卫侍长。官至 “国防部”中将参议。 尚在维修的蒋母王采玉的帮居 蒋介石的表弟 ,原国民党军政部军法司长中将王震南(1892-1963)故居 王震南故居 王震南故居 王震南故居 维修一新后的武岭学校葛竹分校 校舍 蒋介石13岁前接在这受教育 王惜寸,名王徽莹,是蒋介石母亲王采玉的族孙,也是蒋介石幼年的私塾老师,北伐时任黄埔军校秘书,1943年任浙江省财经厅厅长,1949年去台湾,出任中国农民银行常驻监察人。1964年逝世于台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