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站在高处看人生

站在高处看人生

作者: 云蔓 | 来源:发表于2021-04-08 20:10 被阅读0次

    早上出门去听领读人讲座,路上拿着手机在樊登读书APP里挑选想听的书,最后选择了一本《活好》。

    听一个由105岁老人讲述生命、爱、死亡、孤独、疾病、朋友、亲人……一下子把我从泥潭里拉了出来,终于又想起来抬头看看天空了。

    今天的天空很蓝。

    这段时间里一直在准备《掌控习惯》的读书会,因为是“首秀”,准备得格外认真。

    然而一直陷在“自律”“习惯”这几个标签里,意识到的时候我已经在“泥潭”里无法自拔了。每天思考的都是这次读书会该怎么设计,日更文章也几乎翻来覆去的就在写我的那几个坚持已久的习惯……后来意识到了问题,开始反思,每天的日更似乎又成了我对自己的批斗大会外加开导大会。

    虽然一直试图从泥潭里出来,但是仿佛越反思越是无法自拔。

    去年为了画出不一样的手帐排版,每天都在寻找灵感,那时候觉得生活很有意思,似乎每天都有让我眼前一亮的东西或者事情。今年同样是在寻找写作的灵感,写着写着却发现“我怎么写来写去都是这么些东西……”尤其是这两个月。

    就在这几天,我因为犹豫要不要在姐妹群里继续发我的早课消息而变得异常的自我厌恶,不想参加读书会,不想出门,不想做事……

    那一刻,甚至觉得一年前那个极度没自信、不喜欢社交的人又要回来了。

    今早在选书的时候,我想想还是放弃了工具书,转而选择了心灵方面的《活好》。

    在听到与生死有关的话题的时候,我觉得混沌的脑袋终于有了一丝清明。那一刻,我正踩上进地铁站的扶梯,骤然抬头,发现天空蓝的很漂亮。

    也许也只有生死的话题能让我一下子开阔了格局。

    还记得2019年读刘媛媛的《精准努力》的时候,有一句话对我冲击力特别大——我不怕死,就怕死于一事无成。

    我不敢说是这句话让我内心发生了某些转变,因为在我的人生转折点里很少会提到这句话,但至少这句话是一直在潜意识里影响着我的。

    我开始写作,开始学习都是因为我想要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至于这个“更好的人”是什么样子,我自己也不知道,我想撕掉我身上的一些标签,活的更加自由一些,更加坦率一些。但当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想我的目标更加明确了一些——我不想让自己的人生充满遗憾,我不希望自己在临终之前懊悔“当初我这么做了就好了”,所以我想是这一句话让我的路走的更加坚定了一些。

    今天听讲座,领读老师让我们回忆一个童年的场景——成年以后我们很多的选择其实都源自于童年的某一个记忆。

    我寻遍自己的记忆,也没想起来曾经遭遇过什么心里阴影的事情,很多事情似乎都模模糊糊的想不起来,但是唯独一件事,我记忆深刻——大约是七八岁的时候,我睡在外婆的身边,一片漆黑中想象着自己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离我而去,当时内心的恐惧甚至让我害怕的无法入睡。

    当时年纪小,不知道该如何接纳这份恐惧,我不敢和家人说,只能独自承受。我想不起来是因为什么原因让我想到了生与死,只是那种恐惧的感觉让我记忆犹新。这么想来,这也许是我总是想要多花时间陪伴自己的亲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我听过一些成长者的人生经历,也在书上看到过一些成长者的经历,他们的成长的转折点似乎总是会提到这样一点:当自己老去,那个时候的自己会是什么样的?

    包括曾经听过的《心智突围》,以及我自己读过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在引导激发一个人的内在潜能的时候,也会有这样一个问题:你希望80岁时的你,是什么样的?如果参加自己的葬礼,你希望周围的人如何评价你?

    生死的问题总是如此让人深思。

    我们每天都在生活中摸爬滚打,有处理不完的事情,有结交不完的人脉,有学不完的知识,也有读不完的书……

    大家都喜欢说活在当下,但是这个“当下”活的究竟是灵台清明,还是浑浑噩噩呢?如果不是先想好自己最终想要去往的方向,你的当下也会活的异常焦虑。

    我最近这段时间沉溺在“习惯培养”的话题里,当下觉得很痛苦,甚至让我觉得“我快把自己给逼死了”,但最终放到人生的长河里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说不定若干年之后我都不会记得自己曾经被这样的事情困扰过,也许在几个月后重新回看现在写下的那些文章,还会笑着自嘲一句:“我竟然还为这事儿发了那么多的愁。”

    这么一想,那些被我认为是糟糕的状态,似乎也变得没什么了不起的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站在高处看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czmk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