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高处看人生

作者: 南风Feng | 来源:发表于2017-11-13 21:02 被阅读53次

    庄子说:“夏虫不可语冰,据于时也;井蛙不可语海,拘于虚也。”

    庄子说的乃是一种格局问题,不能和夏天生冬天死的虫子谈论冰雪,因为夏虫永远不知道世界上居然还有冰雪存在。那么,我们作为动物界的最高级物种,是否也曾做过这只夏虫?也曾见识短浅,囿于自我封闭的圈子之中,难以窥探到苍茫大地的存在。

    从我们呱呱坠地那一刻开始,我们慢慢地成长,慢慢对世界和周遭的事物有自己的认识,也会因为一些人和事而瞬间觉得以往的认知被颠覆、被刷新,那个时候感叹自己真是个井底之蛙。

    大历史观

    最近在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黄仁宇以“大历史观”研究手法著称,所谓“大历史观”是指综合考量历史的各个方面,包括当时的政治制度、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等,在时间的长度和空间的宽度中去思索并理解历史。

    为何明朝最终会败亡,被文化程度并不高的努尔哈赤的军队打败并将其取缔?为什么千古一相张居正殚精竭虑,仍然无法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又为什么名将戚继光的军事改革在诺大的明朝无法施展开来?

    是因为他们能力不行,改革方法不对,还是因为这是历史轮回的必然呢?

    黄仁宇告诉我们: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个人的行动全靠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会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无法弥补技术上的不足。在这个时候,首辅张居正的殚精竭虑的独裁或折中调和,名将戚继光富于创造或习于苟安,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甚至还会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从一个大的视野来看,就知道很多事情不是人能力的不足或是改革的方法不对,而是由于在那样的一个社会,它缺乏一定的机动性和创造性,许多措施根本无法推广。

    食人族

    有一期的《奇葩说》,陈铭说到了一个非洲的食人族部落。

    在那个部落里,当有老人去世,或者自己的亲人去世之后,他们的后代要把他们的遗体吃掉。这在我们现代人看来简直不可理喻,面对这种事情,我们会很愤怒,觉得把自己的亲人吃了是一件很残忍、没有人性、不尊重先辈的事情,我们的文化潜移默化地告诉我们,只有土葬或者火葬才是对先人的尊重。

    但是,非洲的那些人是怎么想的呢。他们则认为,让先人在土里腐烂,在火里变为灰烬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只有把先辈吃了之后,才能让先辈从此与他们融为一体,化为他们的血肉,与他们同在,让先辈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在他们身体里。同样地,他们也会很愤怒,觉得我们东方人居然这么残忍,眼看着先辈化为灰烬,被无数蛆虫所食。

    当时我在看《奇葩说》这一集的时候,真的是感受到了认知被颠覆、三观被刷新了。

    所以如果我们能以一种更大的格局去看待事情,可能就会多考虑进去一些因素,对不同的文化也多了一份包容和理解,而不是永远地停留在井底深处,不去外面的世看看。

    在看待问题和思考人生之时,如果我们能以一种更大的视角、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去看待和思考,必然会看得更加透彻,思考得更加清晰。生活如此,读书,学习也如此。

    我是学软件工程的,一些有名气名的学长告诉我,事实上大学的一部分教材对于编程的设计及问题的解决并无实际作用,即使学也只要努力认真的自习三周就可以搞定大学第一学期的软件语言书,甚至很多安排上一学期的课程其实可以几周就自习完成。

    小学读六年,初高中各读三年,大学读四年是教育部对所有人的一概要求,可是对于我们一个个个体本身来说,这合理吗?为什么要按照别人的规划来过自己的人生?我们可不可以在学有余力的时候超前的学习?可不可以直接跳过无用的篇章而去学习实用且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编程能力?

    这就非常需要以一种大局观去看待事物,也更需要有勇气敢去实践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被推着行走。

    很多时候,我们容易被世俗误导,社会环境和文化潜意识地给我们规划了很多东西,而我们却很少很去思考那些事物的文化背景,去思考那些事物的对与错,全然听之任之。

    事实上,只要我们把目光放得长远一点,以一种大的格局看待人生和社会,以相当的时间长度和空间宽度去审时度势,很多事情便会迎刃而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站在高处看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ddt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