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忆水乡

作者: 星星漫谈 | 来源:发表于2019-12-19 09:06 被阅读0次

    江南水乡——水墨画般的地方,生命中最初的八年,我便在那里度过。因此,童年记忆影影绰绰的碎片全都寄于那一隅。也许,正是以儿时质朴的视角追思,方能使我真实地领悟到她如梦如幻的神韵所在……

    印象中,家乡河流恰似女子——柔美、绰约,在四季轮回中潺潺流淌,而永无冰封之时。以至于漫步到哪里,举目而望总能看到鷁首缓缓徘徊于河道之上。驻足于已入水过半的残损青石阶上,看着小船在水里击起的涟漪又悄悄恢复了原先的平静;听着用桨拨水的脆音渐渐弥散在远方;朦胧望见那船的船尾隐隐消失在远处一坐青石古桥之下。。。那一刻,便觉一切尽在空、无之中。若在此刻,再加上几缕油般的丝雨,则给一切笼上了一层如梦的浣纱,这种感觉也便更加浓郁了……

    脑中一幅家乡清晨的画面,寄托着我对水乡人家的理解……每每清晨,当东方初露出鱼肚白时,睁开惺忪的睡眼,便能在自家临河的窗子上,便能看到石拱恰能透出淡淡的旭日,微微的银光则在似流似滞的河面上轻盈跃动着。不觉间,这整条河便成了一条贯穿全镇的银带。银带的远端是几座青石古桥,它们与窗前石桥遥遥相对,相应成趣。不时,一两支小船静静钻入桥拱,随即又一摇一摇地摆渡出来……不一会儿,船橹拨水的声音愈发清脆了,透过飘忽的水气,恍然望见船夫矫健的摇船的身姿……

    家乡的房屋总是遵循着一定的格式:那就是大大的屋檐,青瓦,白墙。或许这样有利于漏雨,或许人们本就钟爱这种清新淡雅,幽然脱俗的风格。房屋总是建在河岸两旁稍高于河面的地方,坐在船头向前望去,仿佛都是漂浮在水上的。这,大概就是“江南水乡”名字的由来吧!每家的门户都冲河而开,为了汲水的方便,河岸间隔不远,便会出现用大块青石板搭成的台阶。石阶总是将最下面两三阶浸入水中。用脚踏上去就会觉得这几阶石梯总比其它的光滑。河岸同样是用大石块堆垒而成,不知在什么时候,原本粗糙的石面竟已被人们脚底磨得有滑又亮了,俨然成了一块块上乘的玉石。。。记得儿时总在这些石块上玩陀螺。由于河岸长年受到河水浸泡,岸壁上已长出了厚厚的青苔,足半米有余。在水面荡漾时就能发现,与水面相平的地方岸壁已明显地凹入,如今已成了青蛙,螃蟹的窝。时隐时现的自然的奏鸣便从这里飘散出来……

    印象中,家乡的色调是明快的,鲜丽的。每当春日如约而至,大地与长空一色青装,空气中无不弥散着泥土与抽出新叶的芳香。一望无垠的稻田里,零星点缀着几处乡邻插秧人的身影。不时,从那方悠悠传来一两曲江南民谣,回荡在天地葱翠之间,余音久久不绝……夏日,蓝天碧水间黄花在一望无际的旷野上恣情绽放,偶尔几只蝴蝶轻盈飞过,倏尔又消失在黄花之中。河面上依然艳丽多姿,荷花开了,其下有碧叶相依。微风徐徐,清香悠远。其间,少男少女正在忙于采莲或菱。于是此时,艳歌也就响穷了水润长空。自从读过了《采莲赋》之后,才深觉其味。赋中说的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屏开。尔其千腰素裹,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椐。

    赋中说的不为过,也的确如此。只可惜,儿时的我却不解其味。。。秋季来临,漫山遍野有一次披上了绿装——茶已长好。此时,便轮到身着艳衣的采茶姑娘们忙碌了……此地的冬日,从无料峭春寒,水依旧潺潺流淌,无声息地滋润着绿油油的菜田。常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一点也不过分。所谓:“流水落花春不去”正是它真实的写照。

    这里河流充盈且柔美,也就注定家乡小调式的美。“小桥流水人家”正是它浓缩的意象。

    这里水气大而弥朦,也就注定家乡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给人如梦如幻感觉的地方……

    这里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也就注定了它是一个世外桃源,是躁动的心灵返璞归真的地方……

    这里历史悠远,也就注定它是一个充满神韵的地方……

     纤腰素裹采莲忙,

     乌篷石桥两相望。

     最是人间江南好,

     梦萦魂牵无他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梦忆水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czp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