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新课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预习是课前准备,充分预习后学生会对新课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预习的程度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漫无目的地听课和带着问题的听讲学习效果是不一样的。对于预习的要求,因人而异,不同老师有不同的要求。各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合适的方法,有了方法会事半功倍。结合今早看到的一篇预习方法文,联系同事班的预习要求,加之我自己的读书感受及辅导孩子学习时的一些观察,初步设计以下预习要求:
1.一读(标)
默读一遍,标自然段。
拿到一篇新文章,我们会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故事情节,此时默读会迅速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帮助我们快速了解故事内容。
默读后动动手,标一标自然段,小case。
二读(找)
出声读一遍,然后画一画。一类生字(划线)词语(圈出)
出声读能检测字音是否读正确,句子是否读通顺。对学生而言,一出声读就会暴露一些问题,个别字读错,句子读不通顺。不过没关系,学习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慢慢来!此时的读在头脑中留下了更深的印象,接下来关注基础也是重点内容生字词语:对照课后一类生字,在文中用横线划出来,对照词语表,在文中圈出词语。可别小瞧找字画词,对课文内容没有足够的熟悉,眼神儿不好的话,有些字词是不好找到滴!
三读(思)
再次出声读课文,读到不理解的词语,停下来想一想: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拆词语或联系上下文猜一猜,哦,明白了!实在猜不出来,查一查词典,联系生活说一说意思。理解不到位也没关系,有朝一日我们还会与这个词语相遇,那时候你会对它有更多更深的感受和理解。有些词语,我到现在还没搞明白呢!不慌,慢慢来。
读到奇怪的句子(读不通顺),停下来想一想:怎么这么难读,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想想猜猜,哦,知道了,意思就是说,自问自答。实在不理解,划下来,在旁边打❓明天课堂上听老师讲,如果老师没讲到,课下问问几位好同学,同学也不知道的话就问老师。
整篇课文读完了,再想想,比如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读完我联想想到了生活中的什么人或什么事?这些问题都可以想一想,说一说。
四读(品)
画出好词佳句(标准:让你感觉很新鲜)
画出让你心动的词语和句子,我又学会了一个新词,比如什么的时候,我就可以说(这个词)。这个句子太好了,语言优美,我要是写什么的时候,也可以用!这个句子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可以用它来勉励自己,教导别人。
2.写(一、二类字组词)
读完了转换一下学习方式:动笔写一写,二类字口头组两词,不会的查词典,一词写书上,一类字组两词,写书上。
3.思
思考课后题,自己试着回答一下。
课后题是学习重点内容,有了前面的学习,这个问题应该不难回答,如果能轻松回答,恭喜你,你已经靠自学学会了课文重点内容了,为自己点个赞吧!
以上就是我设想的预习步骤和方法。可问题来了,这一通预习下来,少说半小时,多则一小时,几个孩子能坐的住!怪不得一说预习新课,孩子们就慌着给二类字一类字组词写书上,他们觉得这是在完成作业,是看得见的预习,写完万事大吉!读书思考什么的,反正老师也看不见摸不着,就不知道我到底完成了没有,哈哈,聪明吧!
站在学生角度这么一想,顿时发现初探的预习方法还是很有问题的,还得精简啊!而且我这个预习方法是个大杂烩,部分适合低年级,部分适合高年级,部分适合成人。还需进一步整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