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房里,靠窗的旧桌上放着一本林清玄的散文。书翻开着,每天就那样摆在哪里。有时会坐下来读一二篇,总能在那一刻寻得一片安宁。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92879/e52e7b7ce410229c.jpg)
早晨泡一杯茶,是我渴望的一种生活。想想它如晨曦的阳光,穿过松林的间隙,是多么宝贵。如此能闲静泡茶喝,于我简直有一点浪费的奢侈,或者说一种极高的享受。
清晨从山林间传来的鸟鸣声中醒来,乡村的时空像被尘世遗忘。这里没有高速路上急驰的车辆,没有城市的喧嚣吵闹,没有整日的利益争斗,见不到车站码头像潮水一样的旅客。
除了鸟鸣声,山林也是安静。可谓鸟鸣山更幽,乡村岁月闲。
闲居的早晨,坐在窗前泡一杯茶。桌上有一枝兰花,香气氤氲。我想起那天把它从山中杂草中采回,看着它因折压弯曲的形状,对它能生发出如此的香气好生好奇!
它的香甚至淹盖了茶香。这只杯子是从惠州带回来的,茶叶也是。茶叶是为去拉萨准备的:我想在拉萨时泡一杯茶喝。不想那时并没有去这样做。才得以今天拆开这一小包铁观音茶。
我是不懂茶的。当一粒粒干茶被水化开,舒展成它们原来的形状时,我感到吃一惊,便对人类对茶的加工饮用的智慧心生敬佩。
恰巧读到林清玄的文章《抹茶的美学》,讲他在日本受邀喝抹茶的体验。
我想:很多事情多在于一种自我感受,比如喝茶。懂茶的有许多讲究,玄机学问。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倒也能感受到喝茶带来的浅薄的一番乐趣,在这一刻中如岁月无声流逝的安宁。对于茶,于我,这样觉得也就很好了。
喝茶,读书,啊!看来是多么惬意舒适的生活!这样说似乎也确实是这样。在这过程中,我不在乎案桌陈旧生了蛀虫,它是从老屋时留用下来,我就喜欢这些旧朴的物件。或换是豪华贵重的,我怕会刺亮了我的眼,坏了我的心情。(哈哈,很会自我安慰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92879/e54cfa078feec096.jpg)
窗台沿上还放着一个桔子,是那天去资福寺时师傅给的,他说:吃一个供果吧,我就接了。当然没吃,带回来放着。
再看杯里的茶已完全泡开,平视水面,小小的杯沿,宛若一个平静的池塘,是那么幽深。水面浮着一层(光线的作用)像蚕吐的丝网,又像是蛇皮的花纹,沿壁有一串细泡。我常常会因为这些所见与感受觉得万物的神奇,它们与我们悉悉相关,无时不在。
妈妈在屋外檐角的一块地头种菜。我走到跟前问妈妈种什么?她说这一块种缸豆(豆角),这一块种大椒(辣椒),那一块想种玉榴(玉米)。还有一小块韮菜,长得青嫩得诱人。小蝴蝶在地头飞呀飞。
我望着妈妈种菜的样子,多么希望时光能停留。
我便把一株开着的兰花移植到盆里。希望它能继续立根生长。在家门前种菜,或养花种草,一切是那么随意,自然,真实。
现在我愈来发现,乡村已不再是原来的乡村,如今的乡村真的很美。如果心无挂碍,了无烦恼,有一份事做,既便收入不高,能快乐健康的生活,这样的日子也是令人向往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