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太太看到皇上儿子睁开了眼,立刻命令服侍她的人全部退下,说她要和皇上说几句话,就连太医也被撵出去了。
阿娇偷偷地趴在皇上的床底下,大气都不敢喘,静静地听着外面的动静。
随后皇上的亲娘在她即将归天的儿子面前,就上演了一通猫哭耗子假慈悲的闹剧,老太太表现得很悲伤:“儿啊,你就要见你的先皇去了,这可真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啊!娘给你准备了一分遗诏,你盖上玉玺就好了。”
老太太掏出假造的遗诏,皇上虚弱地睁开眼睛,一看老娘手里的假遗诏,就想奋力夺过来,怎奈他已经没有那个力气了。
窦太后对自己的皇上儿子说:“别白费力气了,这些早就已经定好了。”
此时老太太一眼就看到了,皇上床头放着的皇帝玉玺,她不顾儿子死活,一把就拎起玉玺,皇上无力的呻吟着。
老太太打开包玉玺的黄绸子,把玉玺捧在手里,面部表情很是得意,皇上尽管用尽了洪荒之力,也无法阻止自己的老娘当着他的面做手脚。
皇后和平阳公主赶来看皇上,一排太监把宫门守得风雨不透,水泄不通,依然不让她们进去。
因为此时,窦太后正在里面做着偷梁换柱的勾当,她手里捧着玉玺,此时皇上奋力欠起上身,看到假遗诏上写着“传位梁王”,他无助地说着:“不,不……”
但是他的老娘窦太后,还是把玉玺重重地按在了假遗诏上,皇上伸出来的手,被老太太狠狠地甩到了一边,嘴里还训斥着已经气绝身亡的亲儿子:“临死 你还不乖!”
皇上临死前所发生的这一切,都被藏在床底下的阿娇听得一清二楚,她几次想钻出来,都还是忍住了。阿娇忍住没钻出来也就对了。
窦太后的目的达到了,皇上儿子也被她气死了,这个可悲又可笑的老太太又开始演戏了,她朝着门外假声假气地大喊:“不好啦,快传御医呀!”
听到窦太后的喊声,御医飞奔而入,皇后和平阳公主也一同跟着跑进来,御医发现皇上大瞪着双眼已经归天了。
此时皇后和平阳公主趴在皇上的床边放声痛哭,老太太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放下一句不疼不痒的话就离开了:“哭吧哭吧,痛快地哭吧。”
窦太后在回去的路上,遇到女儿馆陶公主,问起外甥女阿娇的去向时,窦太后内心也犯了些疑心。
此时皇宫里哭声一片,皇后,平阳公主,馆陶公主都跪在皇上床前,悲伤的抹着眼泪,瞻仰着皇上的遗容。
阿娇趴在床底下焦急地等待钻出来的时机。
此时皇上的遗体被盖上了白布,太监们也送来了孝服。 正当大家都哭嚎着穿戴孝服的时候,阿娇一骨碌从床底下爬出来,真不巧,刚好被她的母亲馆陶看个正着。
此时平阳公主也看了阿娇,她一把拉过馆陶公主,硬生生把她的话给按了回去。
阿娇这才得机会趁着领孝服的掩护安全脱险。
此时窦太后,从皇宫回来,命令窦英赶快去厌次把梁王找回来,不然这皇上还不定谁做呢,还有就是要把城门守好了,如果刘彻先回来,尽管先把他扣下。
再说阿娇从皇宫跑出来,直接来找张固,张固一看阿娇穿着孝服,就问阿娇:“你这是给谁穿孝啊?”
阿娇说:“给我们大家呀!”
张固一听知道是皇上升天了,连忙跪地磕头。阿娇着急地说:“先别磕头了,赶快去给太子送信,太后决定让梁王继皇位了!”说完阿娇就匆匆忙忙地走了。
还没等张固干啥呢,朝里就来人了,让张固马上去廷尉府制定什么文书,明摆着是要把张固给软禁起来的节奏。
张固假称要换身衣服,回到屋里,夫妻两个
一商量,去厌次报信的人很肯定是出不去了,城门肯定也被太后控制了,怎么办呢?
关键时刻,张固灵机一动——鸽子。
此时奉太后旨意召回梁王的拖头人已经上路了。
张固喂饱了鸽子,告诉他夫人,等他一走就把鸽子放出去,大汉天下全寄托在鸽子的翅膀上了。
鸽子能完成任务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