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芳草集谈天说地散文特辑
其境其物其人其文:一本待字闺中正在打开心灵的书

其境其物其人其文:一本待字闺中正在打开心灵的书

作者: 陈水河 | 来源:发表于2023-11-21 17:08 被阅读0次

    曹聚仁先生在《金华一年半》中这样说到,“在我的记忆上,综合时、地、人的总枢纽,还在挂钟尖那一小山阜:尖临梅溪北岸,俯瞰竹叶潭,通州桥横卧其下;南望金华山,东接转轮崖,人世胜景,像这样的也已差不多了”。这篇文章在近外阳上联小时没有读到过。那时候,除了语文课本外,课外学习资料极少,即使知道有《我与我的世界》这本书,一般也不会托人去蒋畈曹聚仁先生亲族那里找来读。随着时光的流逝,一而再,再而三地读到这篇文章,为曹先生的文笔由衷地赞叹。

    秘境:从江南依山傍水园林式家园到兰北深度融合典型性社区

    大致半个世纪前,大梅江水口地以通洲桥、梅溪为十字框架,南北两段射头村梅溪支渠(水塘),塔山脚村边一手掌山体所包围的区域,是自然与人文叠加的江南园林式家园布局。又大致五六年前,兰北一地,随着近外阳、潭头、蒋畈等自然村的加入和古村落(传统文化村落)中心板块改造,文化意蕴全面加深,空间范围进而扩大,形成了不可多得的自然山水、古水街、古弄巷、古民居、古阁楼、古殿堂、古井和古树系列,古寺庙有待恢复,传统农业深耕,明清草市、现代集市向当代商贸集镇雏形递进的开放性社区格局。

    每次回梅江老家,潺潺流动的梅溪水,吸引了我的眼球。沿着里近外阳至塔山脚的南北直道行走,就可以立即看到梅溪河道凹凸不平,宽阔处足有百米距离,南溪滩杂树枝条上高挂的物什和远处溪坷壁上缀结的斑斑水痕,让我忆起了山洪暴发时那惊涛骇浪漫过桥洞的场景。要是选择往左的路径,就是梅溪的南支渠,一排水杉挽水相缠相系。但我不会被它所吸引,只想先跨水而过,寻找直面廊桥踪影的最佳机会。河水清澈澄明,泛起缕缕凉意。在水泥桥,选最佳角度拍摄好通洲桥景象后,则喜欢缘河岸前行,未至桥畔,回见对面的土楼砖房,极富江南民居的特点。瓦灰墙白建筑,总会给人一种安静闲适的感觉。这该是家园传递给人的特有气氛吧?你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都是一幅风景画,并且是一步一景,景景各异。在惊喜之余,多多少少已喂饱了我久已空泛的头脑和疲乏的身体。

    世物:梅溪中上游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古建筑文化展示馆

    1——通洲桥

    与古代所有大小桥梁一样,通洲桥也是一种跨越溪流的大型构造物,也有一个先搭木桥后建石桥的过程。

    桥的发明,使人与人建立起更广泛的联系,物流变得更顺畅。据相关资料解说,在甲骨文中,“桥”的一个构字部件“木”,金文中能找到“桥”字的两个构字部件“木”“乔”。篆书已广泛使用“桥”字。“桥”是一个合体字。由于人类最早造桥是在江河沟涧间搭一根木头,所以“桥”字的左边是“木”。《说文》:“桥,水梁也。”许慎认为,桥字的本义是跨河的大梁。《说文》:“乔,高而曲也。”许慎说,“乔”指的是中间高而弯曲的样子。“乔”繁体为“喬”,其上部是“夭”,下部是“高”字的中部和下部。甲骨文的“高”字像楼台重叠之形。在造“桥”字时,造字人把“高”字上部换成“乔”。“高”的上部,本义代指楼台最高的尖顶。把“亠”换成“夭”,表明“桥”的状态是高的、弧形的。(未完待续)

    陈水河整理于2023年11月22日早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其境其物其人其文:一本待字闺中正在打开心灵的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dm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