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百汇城大美中国
三隐胜景,隐匿山中千万年,妙不可言

三隐胜景,隐匿山中千万年,妙不可言

作者: 颖之星语 | 来源:发表于2019-09-27 18:04 被阅读0次

    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雪窦山,海拔较高,常在云雾之中,谢遗尘游记中说:“山中有云不绝者二十里”,因此雪窦山一带,古称“二十里云”。

    雪窦寺、妙高台之西北的峡谷,就是亿万年前的浙江造山运动,留下的气势恢宏的断岩带。

    断岩带内,有著名的景点,三隐潭。

    溪水从东岙村的崖口,到山脚,先后形成了三级瀑布,逐级而下,瀑下成潭,隐匿在峡谷中,因此而名三隐潭。

    三隐潭景区开放以前,千万年来,三潭胜景一直隐在深山之中,外人少至。

    但是其胜景,口口相传,引得文人侠旅,远道而来。

    早在北宋时期,著名安徽籍诗人梅尧臣,曾游历三隐潭,留下的《三层潭》诗,至今流传:

    山头出飞瀑,落落鸣寒玉。

    再落玉山腰,三落至山足。

    欲引煮春山,僧房架刳竹。

    南宋文学家楼钥,明州人,其祖楼异,曾任明州知州,废广德湖为田。楼钥官至吏部尚书,参知政事,资政殿大学士等职。

    楼钥也曾游历三隐潭,留下了著名的《隐潭》诗:

    灵潭深入白云堆,带雨春云为我开。

    乳石半空浑欲堕,瀑泉千尺正中来。

    两军酣战鼓鼙急,一雨生寒霹雳催。

    中有卧龙君勿狎,有时平地起风雷。

    近代著名作家苏州人周瘦鹃,1903年也曾游历雪窦山,进入三隐潭,归程后写下了《雪窦山之春》一文,文中写到三隐潭,“山路崎岖,不易行走,须得分外小心才是”。

    三隐潭景区开放,至今十五年,2004年5月1日,三隐潭一期工程,首次向游人开放。

    当时的三隐潭景区,需要下山,再原路返回上山,全程徒步,山路曲折,三隐潭的游客,非常稀少。

    2010年7月,三隐潭二期工程竣工,下隐潭至妙高台,开通了观光列车和索道缆车。

    三隐潭之旅,变得快捷而逍遥,游客纷至,三隐潭,终于向世人敞开了容颜。我曾三次游历三隐潭。

    三隐潭的溪水从东岙村崖口,倾泄而下,折为第一瀑,瀑下之潭,即为上隐潭。

    上隐潭在天梯之下,以幽险见长。

    潭旁有龙王庙,蒋介石当年回家乡时,常到此祈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蜿蜒下行,可至中隐潭,飞潭直下,雨雾飞散,卷起千堆雪。

    中隐潭,以清秀取胜。

    潭旁有亭,名寒玉亭,是听瀑赏景与休憩之处,亭名取自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三层潭》中的诗句:山头出飞瀑,落落鸣寒玉。

    继续下行,可见“双龙入潭”奇观,但此潭并不属于三潭之一。

    两道瀑布,从壁岩两侧,双双坠入潭中,其中一瀑婀娜多姿,另一瀑则雄姿英发,好似一对情侣,如约相会,因此亦誉之为“鸳鸯瀑”。

    下隐潭,也是两条瀑布从岩顶飞流直下,一宽一窄,两瀑相汇,各有气势,以奇秀称绝。

    潭旁的巨石上,刻有奉化文人胡行之的《下隐潭》诗:

    百尺银涛挂石飞,苍崖翠壁紫岩扉。

    四时不息雷鸣耳,六月寒生潭上衣。

    乘坐观光列车,轨道全长三千多米,到达千丈岩瀑布之下。

    仰止桥上,可以仰望近观千丈岩瀑布。

    千丈岩瀑布,高达186米,被誉为“浙东第一瀑”,瀑下之潭,名为寒潭。

    岩壁上的“千丈岩”三字,是黄绮先生所写,1992年刻成。

    黄绮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也是为北宋书法大家、开创江西诗派的诗人黄庭坚的三十二世孙,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瀑下寒潭边的仰止桥,专供游人观赏千丈岩瀑布,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即公元1894年,屡遭损坏,现存之桥,复建于1986年。

    乘坐观光缆车,扶摇直上妙高台。

    妙高台,有坪如台,三面均为绝壁,下临深渊,烟霭四合,飘渺似仙境,蒋介石称其“妙不可言高不可攀”。

    楼钥有诗《妙高峰》:

    一峰高出白云端,俯瞰天涯千万山。

    试向冈头转圆石,不知何日到人间。

    1927年,蒋介石下野后,在此修建山庄,后来回乡时也多居于此,遥控时势。

    妙高台被拆毁后,蒋介石亲笔题写的“妙高台”横匾,被一位农民私下收藏,当作蒸板用。

    1986年,妙高台重建复原,“妙高台”横匾,得以重新挂置。

    妙高台之上,可俯瞰亭下水库。

    上世纪40年代,蒋介石就有在此堵峡建库,解决家乡用水问题的设想,时局变迁,未能实现。

    1978年1月,亭下湖水库正式动工开建,1985年9月竣工。

    高峡出平湖,自然风光,改颜换貌。

    凭栏四眺,近峦远岗,仪态万千,亭下湖嵌镶群峰间,波光岚影,别有风情。

    亭下,因位于雪窦山御碑亭山之下,因此而名亭下。

    宋代雪窦寺住持广闻禅师所撰的《御书应梦名山记》记载,北宋仁宗皇帝赵祯(公元1010年-1063年),曾梦游“八极之表”,醒后,深为梦中美景所吸引,就派人到全国各地画天下名山进呈,供他对照所梦之山为何山,遍览全国山河图之后,宋仁宗认定雪窦山就是他梦见的“八极之表”。

    公元1245,南宋理宗赵昀为纪念先帝梦游雪窦山之事,追书“应梦名山”四字,派人送到雪窦山。

    广闻禅师为宣扬和保护理宗题字,在雪窦寺南建造了一座亭子,将“应梦名山”四字勒刻于石,置于亭内,并以御书名亭,是为御碑亭。

    御碑亭之下,故名亭下。

    历史已如风吹雨打去。

    峡里谁知有人事?山中遥望空云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隐胜景,隐匿山中千万年,妙不可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eauctx.html